肉是餐桌中的重要角色,有人甚至顿顿不能少 。
不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人关注健康问题,吃肉也成为了一件十分纠结的事情 。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有人觉得千金难买老来瘦,三高、心血管疾病又都和肥胖有关,所以应该少吃肉;而也有人认为不吃肉太瘦不好,体质差、易生病……
那么,上了年纪,究竟该少吃肉还是多吃肉呢?
1
11国研究:吃肉多的老人
反而更加长寿

文章插图
在心脏衰竭和世界急性心力衰竭大会上,一项横跨11个国家的联合调查研究指出:摄入较高的蛋白质,主要来源是肉和鸡蛋,相对于吃素比较多的老年人来说,患癌风险更低,可以活得更加长寿 。
实验发现: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天40克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仅为18%,而摄入低于40克的老年人,却有31%的死亡率!
1
老人为什么要增加肉类摄入?
预防营养不良
老年人的进食量减少、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能量、营养的摄入吸收减少,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超过50%的人营养不良,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情况更加严峻 。
肉类中富含蛋白质、脂质、维生素B12、脂溶性维生素铁、钙、锌、镁等人体必需营养素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畜禽肉是血红素铁的重要来源,而这些营养素,又正是老年人容易缺乏的 。
避免骨质疏松、肌少症
人体肌量减少从40岁左右就已开始,50岁后每年肌量减少1%~2%,60岁后肌肉丢失约30%,80岁以上肌量减少可达50%左右 。而肌肉量的减少,会增加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的发生,同时增加跌倒、骨折、残疾甚至死亡的发生率 。
肌肉的生成需要蛋白质,假如一个人肉吃少了、蛋白质缺乏,肌肉就“没饭吃”了;再加上,老年人本来吸收营养和合成肌肉的能力就比较差,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肌肉量减少的几率 。
延缓大脑衰老
人老了以后抗氧化物浓度减少,而吃肉类可以帮助提高抗氧化物浓度,也可以恢复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从而减少脑细胞受损,避免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
2
多吃肉≠高热量饮食
研究人员强调,老人在适量增加肉类的同时,一定要减少精制米面、薯类等碳水的摄入,将总热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否则,三高、肥胖、心血管问题也可能会找上门 。
另外,阿拉巴马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低碳饮食,适当减少米面糖的摄入,多吃肉蛋鱼,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保持瘦体重的前提下减肥,并且减去内脏脂肪,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 。
2
正确吃肉,掌握这4点
1
少吃红肉,常吃白肉
红肉主要包括猪、羊、牛、驴等家畜的肉,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过量食用会增加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红肉摄入量最好控制在50g以内 。
白肉包括鸡、鸭、鱼等,相对而言,脂肪含量少、蛋白质含量更高,且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更接近,更利于消化吸收 。尤其是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控制血脂,对保护心脑血管更有帮助 。
提示:红肉、白肉都要吃,因为红肉中的铁元素是白肉比不了的 。
【健康养生保健知识 养生保健指南是国家级期刊吗】具体肉类的食用量可以参考:
①每天单吃一类肉时,没有腿的吃8口,两条腿的吃6口,四条腿的最多吃3口(每口肉约10g) 。
- 10条科学小知识 科学小常识40条以上
- 知识的价值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知识的价值这篇寓言有什么寓意
- 科普知识大全及答案 科普知识试题及答案详解
- 生活知识小妙招 每天一个生活小妙招
- 知识集锦电子书免费阅读 知识集锦语文升级版电子版
- 冷知识视频素材 冷知识的视频
- 生活百科常识 生活百科知识大全及答案图片高清
- 心理健康内容资料大全 心理健康知识内容资料
- 科学小知识简短100字 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100字左右
- 科普宣传有哪些 科普知识宣传的内容有哪些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