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短视频兴起后,简单化的情绪输出成为一部分内容创作者的“流量密码” 。主观、激烈、口号化的内容下包裹的情绪迅速吸引受众站队讨论,取得可观的流量,与之捆绑而来的则是可变现的商业利益 。
有过媒体工作经历的王骁,熟稔新闻生产传播的流程机制,在他的自媒体视频账号“小王Albert”中,尤其注重内容的客观性 。历史和国际关系学科背景的王骁希望通过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分享,探讨学习方法,为更多人提供一种认识和分析时代与世界的视角,“我希望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干货’,而不是用个人的立场‘带节奏’” 。王骁坚信,自媒体账号的成功不是看在某个时间点有多“炸”,而是作为一个品牌能够在某个领域里生存多久,对知识类账号来说更是如此 。
从泛知识类短视频发展初期到如今,不仅有一批院士、教授、专家学者化身科普博主,而且还有更多的普通人组建专业团队 。他们本身并不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通过一套学习机制,快速“转译”知识,降低知识的门槛,给予了更多人初探专业领域的可能性 。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
——网友对知识进行持续整合补充,与视频本身共同构建起完整学习场景
除了主播的讲解,在众多泛知识类短视频界面,弹幕、评论像一条脉动的河流,不断汇聚、激发着新的灵感,以及更全面、多元的思考 。这些“粉丝”发布的内容和博主的回复,对知识进行着持续的整合和补充,与视频本身共同构建起了完整的学习场景 。知识的传播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在互动中形成了知识共享 。
王骁在视频中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标志化的口头语——“一起变强”,这是他希望节目能够达到的效果 。视频中,王骁一再鼓励大家要有自己的思考,带来不一样的看法 。他说:“我想把评论区打造成一个值得反复观看的页面 。哪怕某个新闻已经不是热点,一年后网友回来看,仍然能在评论区有新的发现 。它始终是开放的,大家都可以不断往里面添加新的信息 。”
在一期针对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的视频中,王骁带领“粉丝”从一家企业的生存现状出发,用发展的眼光探讨“面对当下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该如何发掘人才价值” 。“评论区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和职场年轻人留言,或是分享未来想要涉足的行业,或是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讨论页面非常积极健康 。”王骁感到,这就是他预期的评论区 。
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美术教师杨藩把课堂“搬到”线上,有着一个宏大的目标,“希望我的内容能成为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让更多人建立起审美的习惯和爱好,特别是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本民族的绘画艺术” 。
课堂上,杨藩发现,如果问起大家知道哪些画家,很多人能在第一时间说出毕加索、达·芬奇、凡·高这些名字,只有少部分人会想起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国画家,这让他有些担忧 。在视频账号“杨藩讲艺术”中,他用说相声的方式把美术史讲得风趣幽默,在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中带着大家领略中国艺术的魅力 。有人留言说:“经过老师你这样一讲,我一个门外汉竟然会这么喜欢美术艺术!”
杨藩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的种子,就看谁能把它浇灌开 。对于评论区的留言,杨藩基本上做到有问必答,“我用视频激发大家的兴趣,也许有人会因此成为画家,也许有人因此多了一些关于美的思考与认识” 。他把美术创作比作赛场上运动员的比赛,艺术科普则像是在公园里带领老人、孩子们锻炼身体,“这两者同样重要” 。
- 关于宇宙的科普类小知识 宇宙科普小知识内容
- 小学生太空小知识摘抄 适合小学生的科普知识太空版
- 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大全 小学科学论文发表
- 小区车位买卖合法吗广州 小区车位买卖合法吗
- 小学四年级孩子厌学 四年级孩子厌学叛逆怎么办
- 鱼汤炖多久1个小时可以吗
- 2个小时的飞机有飞机餐吗
- 家里有小黑蚂蚁怎么能彻底消灭
- 利润吓人的冷门生意有哪些?这些你绝对想不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