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不断深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 。
因其直观、轻松、即时、体量小,短视频成为不少人填补碎片时间的首选 。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很多人的兴趣点开始从纯娱乐性的“猎奇”转向实用性的“学习”,泛知识类短视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
夏天蚊子最爱找哪些群体?心仪的手机性能究竟如何?为什么消除类游戏总能让人上瘾?一条鱼从江河湖海到餐桌经历了哪些过程?如何剁棒骨、排骨才不易飞溅?怎么蒙娜丽莎没有眉毛?
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都可以在知识类短视频中得到解答 。
2020年被称为知识类短视频爆发元年,各大视频平台在内容建设上相继推出知识类板块 。这些视频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专业领域,也包含美食、时尚、收纳、评测等生活类内容 。广义上说,能够使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对受众有用的视频,都可称为“泛知识类短视频” 。视频创作者既有专业机构、媒体单位,也有一些爱好者、网红达人,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通过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和通俗有趣的讲述方法,给知识的传播插上了轻盈的翅膀 。泛知识类短视频的受众更希望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因为兴趣聚集在相关内容下,共同参与讨论,在交流中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网络学习空间 。
这些视频有什么特点?如何确保这些视频的专业性?为什么有的人难以长时间专注阅读一本书,却可以在这样的视频中学习相关知识?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活跃在B站、腾讯微信视频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的内容创作者,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泛知识类短视频创作背后的理念与故事 。
没有找不到 只有想不到
——数以万计内容创作者对网民多样化需求给出积极回应
“没有找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泛知识类短视频海量丰富的内容 。当你的心中因为一个念头泛起小小的困惑时,可能已经有人声情并茂地为你准备好了一份有趣的答案——数以万计的内容创作者正在对网民多样化知识需求作出积极的回应 。
“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时,常常是先抛出一个名词再解释它的定义,我们会找到一个认知的起点,把所有的关键要点用‘因为所以’的逻辑串起来,弱化非必要信息、强化重点信息,进行脉络化梳理;在图像化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图片的信息性,而非一味追求好玩,它是我们把知识快速传达给受众的方式;娱乐化则通过一些搞笑的桥段、‘人设’风格等好玩的元素来抓住大家的眼球,这样才有可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吸引受众看下去 。”李翔说 。
在视频账号“IC实验室”主笔“馆长”看来,对知识类内容的创作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好奇心 。那些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现象,深挖下去都大有文章可做,这些由好奇心引发的故事往往也有很多人爱看 。“比如,疫情期间人们开始囤冰箱,我们专门做了一期冰箱的话题 。从一个品牌查到它的同类品牌,再延伸到中国冰箱行业的发展,最后到中国白色家电的发展,故事越来越多 。”“馆长”表示 。
在“IC实验室”的内容页面,“移动互联网10年回忆录”“中国人把鱼端上饭桌用了多少年”“资本是如何打造轻食概念的”等话题的视频都有几十万到上百万的观看量 。“我们的视频背后有一条暗线,就是中国的发展变化 。从历史到现代再到近二十年,以及互联网浪潮之后的新变化,这样一条线的起点往往就是我们生活里非常熟悉的事物 。”“馆长”介绍 。
- 关于宇宙的科普类小知识 宇宙科普小知识内容
- 小学生太空小知识摘抄 适合小学生的科普知识太空版
- 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大全 小学科学论文发表
- 小区车位买卖合法吗广州 小区车位买卖合法吗
- 小学四年级孩子厌学 四年级孩子厌学叛逆怎么办
- 鱼汤炖多久1个小时可以吗
- 2个小时的飞机有飞机餐吗
- 家里有小黑蚂蚁怎么能彻底消灭
- 利润吓人的冷门生意有哪些?这些你绝对想不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