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拥抱新机遇

工业机器人 拥抱新机遇
文章图片

国产机器人上市企业埃斯顿装配自主机器人的总装产线 。 资料图片
工业机器人 拥抱新机遇
文章图片

应用于服装生产线上的珞石工业机器人 。 资料图片
工业机器人 拥抱新机遇
文章图片

1月5日 , 在江苏省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园内的图灵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车间 , 工人们正在测试工业机器人 。 翟慧勇摄(人民视觉)
工业机器人 拥抱新机遇
文章图片

1月17日 ,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机器人小镇的车间内 , 工程师对即将出厂的工业机器人进行调试工作 。 龙 巍摄(人民视觉)
在上海的一家汽车制造工厂里 , 十几台机械手臂在流水线两侧有规律地上下挥舞 , 轻松地完成着焊接工作 。
在北京的一处现代化物流仓库内 , 机械臂不停地为传送带上的商品贴好条形码 , 并将其分拣入库 。
甚至在太空 , 也有机械臂的身影——去年7月 ,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首次托举航天员到指定位置圆满完成出舱操作 , 抬升天和核心舱舱外全景相机的位置 , 并验证了机械臂的大范围转移能力 。
这些应用于各领域 , 能完成或是繁重、枯燥 , 或是高难度、高精度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 , 就是工业机器人 。
如今 , 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 去年底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 “到2025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 成为中国“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在拥抱发展新机遇 。
国产品牌迅速崛起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 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 当前 , 中国已经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
工信部数据显示 , “十三五”期间 , 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均实现突破 。 从规模上看 , 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 “十三五”期间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 , 年均增长31% 。 从技术和产品上看 , 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 , 产品质量日益优化 。 行业应用也在深入拓展 。 例如 , 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广泛应用 。
“‘十三五’期间 , 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应用 , 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 , 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 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 , 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 , 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
但与此同时 , 王卫明也指出 ,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 中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 , 比如技术积累不足 , 原创性研究、理论研究、正向设计能力欠缺;产业基础薄弱 , 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载等高性能整机产品供给缺乏等 。
具体到工业机器人领域 , 在市场竞争中 , 国内品牌仍呈追赶态势 。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 , 2021年度占据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前几位的仍是国外品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