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建设:不只是IT工具,更是组织布局

与数字化转型一起火起来的 , 是“中台建设” 。 如今 , 在大多数实践者眼中 , 中台就是数字化转型标配 , 以至于 , 一个帮助企业建设中台的创业赛道异军突起 。 同样 , 喊出中台建设口号的企业不少 , 但真正建起来中台的 , 更是屈指可数 。
但随着中台建设的火爆 , 有关“中台建设究竟成不成立”的争论也如影随形 。 就连被认为是中台建设典范的阿里 , 有段时间也传出了正在“拆中台”的消息 。 有人更是戏称:“大公司上中台 , 钱没了;小公司上中台 , 公司没了 。 ”
本项研究将探讨数字化转型中的三个关键问题:一是Why , 即是否应该建设中台?二是What , 即应该建设什么样的中台?三是How , 即如何建设中台?
01 数字化转型与中台建设 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浪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 沿着互联网商业的进程 , 数字化转型呼之欲出 。 整体来看 , 数字化转型一共分为三个大类:数字化营销、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管理 , 也有若干对应的同义词或延伸词(如表1) 。 我们对这些关键词的百度指数进行了加权统计 , 发现了数字化转型的三波浪潮(如图1) 。
表1:数字化转型关键词
中台建设:不只是IT工具,更是组织布局
文章图片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中台建设:不只是IT工具,更是组织布局
文章图片

图1:数字化转型浪潮热度趋势图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
备注:关键词热度参考百度指数加权计算 , 加权方式主要考虑了各个同义词/延伸词与中心词的关联度 。
一波数字化转型浪潮是“数字化营销” , 出现在2017年 。 互联网转型高潮属于需求侧的消费互联网领域 , 而数字化营销显然是焦点 。
前一波数字化转型浪潮是“工业数字化” , 出现在2015年 。 在流量红利消失之前 , 互联网转型率先映射到供给侧的产业互联网 。 其中 , 工业数字化是毫无疑问的C位 。
第三波数字化转型浪潮是“管理数字化” , 目前处于正在爬坡 , 预计会是在2022-2023年之间达到高点 。 前两个浪潮里 , “数字化营销”和“工业数字化”两个趋势进一步倒逼出了企业内部的“数字化管理” 。 要将产业的供给用于满足用户需求 , 必须要有企业作为枢纽 。 如果两头都是数字化的 , 企业就不得不让自己的管理也走向数字化 。 过去 , 这个领域一直是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来承接 , 但ERP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 显然无法满足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
中台建设:不只是IT工具,更是组织布局
文章图片

管理数字化的本质 , 是打通企业内部的“连接”从而提升效率 。 这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传统的连接 , 即建设“业务中台” , 实现资源或能力的极度共享 , 这是最传统的效率来源 。 我曾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松鼠桂鱼这几道菜 , 都需要糖、醋、生抽、老抽、淀粉等调料做成的糖醋汁 , 于是 , 厨师就可以提前调制好 , 在做某道菜时直接加进去就行 。
其实 , 传统企业也这么做 , 例如 , 将营销资源集中起来 , 建立一个营销体系作为业务中台供前台团队调用 。 但这种操作在节约成本的同时 , 也会导致资源或能力输送不到前线去 , 产出下降 , 速度也变慢 。 所以 , 传统企业会权衡利弊 , 选择是否建业务中台 。
二是数字化的连接 , 即建设“数据中台” , 让资源和能力在极度共享后形成数据汇集 , 并基于算法进行智能决策 。 互联网企业在资源和能力的共享上似乎没有太多顾虑 , 因为他们有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 数据作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已经无需多言 , 简单的数据汇集 , 就可以发现更多的效率提升空间 。 加上算法智能决策(算法也是自动进化的) , 这种效率优化空间实在太吸引人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