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六大实用种植技术,黑木耳应该怎样种植


黑木耳的六大实用种植技术,黑木耳应该怎样种植

文章插图

1、品种选择:选择子实体片大、肉厚、腹面黑亮、背面灰色绒毛状的优良品种 , 如沪耳3号、139等 。2、确定栽培期:黑木耳耐寒怕热 , 属于中温型真菌 , 最好在秋季栽培 , 但具体栽培期因根据栽培地决定 。3、配方:可用木屑、麸皮、碳酸钙等按不同比例制作 。4、菌筒制作:用合适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制作 , 接种前要消毒 。
黑木耳的六大实用种植技术,黑木耳应该怎样种植

文章插图
一、品种选择
要选子实体片大、肉厚、腹面黑亮、背面灰色绒毛状 , 口感脆而不硬 , 适宜袋料栽培的品种 。适合南方袋料栽培的品种有888、139、沪耳3号、Au5等 。
二、确定栽培期
1、黑木耳耐寒怕热 , 属于中温型真菌 。遇到高温容易流耳是南方栽培黑木耳的一大难题 。黑木耳实体生长最合适的日平均气温为15~20℃ , 该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 , 每潮生长期40天左右 , 且产量高质量好 。因此 , 适宜推广秋季栽培黑木耳 。秋栽既可确保各潮子实体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 又可防止高温流耳 。
2、具体栽培期:海拔500米以上地区 ,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制作生产菌筒10月下旬开始出耳 , 至来年4月底采收结束;海拔300~500米地区 , 亦可栽培 , 但子实体生长时间相对较短 , 潮次减少 , 单产相对降低 。春栽子实体生长期太短 , 潮数少 , 单产低 , 且子实体生长后期常遇高温 , 易流耳 。 
三、配方
1、木屑83%~86%、麸皮12%~15%、碳酸钙2%、含水量55%、pH5.5
2、木屑80%~83%、麸皮15%~18%、碳酸钙2%、含水量55%、pH5.5% 。
3、气温相对较高时可选第一种配方 , 反之选第二种配方 。
四、菌筒制作
1、选择规格为15~6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 。装袋、灭菌、接种、消毒按常规方法 。秋季种植黑木耳的接种时间约为9月中下旬 , 此时气温仍较高 , 接种时易受杂菌污染 。因此 , 防止污染是黑木耳栽培的重要环节 。首先 , 全瓶(袋)菌丝洁白均匀 , 木屑清香 , 无原基 , 生长强壮的种植接种时 , 必须制作菌瓶(袋)表面和接种室的消毒 。接种量要相对较多 。
2、接种后7天内室温控制在27~28℃ , 菌丝迅速成活定植 , 然后 , 室温控制在24~25℃ 。为减少二次感染 , 前期尽量不要翻袋 。大概40~45天菌丝发满袋 。由于黑木耳菌丝体见光刺激后易形成原基 , 因此菌丝培养期间要求培养室黑暗 。
五、出耳管理
1、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块建造小屋 , 在小屋内设置培养架 。菌丝满袋后 , 将菌袋移入棚内 , 排列培养架 , 使菌丝恢复2~3天后开孔 。洞的间隔是5~6厘米 。开孔时 , 用锋利的刀片将薄膜切成约1厘米的“v”型刀口 。大约每袋开20~24个洞 , 开洞后喷水盖膜保湿催蕾 。高温时不要开洞催芽 。
2、黑木耳是一种好氧、喜湿、耐寒的菌类 。开洞后 , 空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 。经过15天 , 可以形成大量耳芽 。耳芽形成后 , 加大换气量 , 每天3~4次 , 每次1小时 , 在保证相对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 , 可以全天换气 。通风时结合喷水 , 喷水应均匀周到 。通风不良和湿度不均匀的话就不会展开 , 形成鸡爪耳而失去商品价值 。阴雨天可掀开薄膜淋雨 。在适宜温度下 , 连续淋雨水 , 耳片会快速长大 , 开片好 。碰上10℃以下阴冷天气要盖膜保温保湿 。高温高湿易引起流耳 , 因此 , 日平均气温超过21℃时更要加强通风 , 早晚喷少量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