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技术,附栽培条件及培养材料的处方


羊肚菌种植技术,附栽培条件及培养材料的处方

文章插图

熟料脱袋栽培:搅拌材料 , 使用17x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入材料 , 每袋约500~600克 , 高压或常压灭菌 。灭菌后接种 , 在22~25℃下培育 , 菌丝满后延长培育5~6天 , 使菌丝充分生长 , 培育 。还可以室外生料栽培 。羊肚菌培养材料可以用木屑75%、面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配成 。
【羊肚菌种植技术,附栽培条件及培养材料的处方】
羊肚菌种植技术,附栽培条件及培养材料的处方

文章插图
一、羊肚菌的栽培条件
1、温湿度:羊肚菌是低温高湿型真菌 , 每年春季3~5月雨后多发 , 秋季8~9月也偶尔发生 , 但数量少 。羊肚菌生长期长 , 除低温外 , 温差大 , 刺激菌丝分化 。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 , 首核成形温度为16~21℃ , 子实体成形和发育温度为4.4~16℃ , 湿度为65%~85%左右 。因此 , 栽培时间尽量放在11月~12月 。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实体的生长发育 , 强直射光有不良影响 。
3、土壤:土壤PH要求6.5~7.5左右 , 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长 。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濑土壤中 。在腐殖土中 , 黑色、黄色沙质混合土均可生长 。
4、空气:在黑暗和过厚的落叶层中 , 羊肚菌很少发生 , 质量也很差 。充足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
二、羊肚菌培养材料的处方
1、木屑75%、面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
2、棉籽壳75% , 面筋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
3、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面筋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
以上三种培养材料可以选择一种 。材料水比为1:1.3 , 含水量保持在60% 。
三、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1、熟料脱袋栽培:搅拌材料 , 使用17x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入材料 , 每袋约500~600克 , 高压或常压灭菌 。灭菌后接种 , 在22~25℃下培育 , 菌丝满后延长培育5~6天 , 使菌丝充分生长 , 培育 。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 , 在每层床上铺上塑料薄膜 , 然后铺上3厘米厚的腐殖土 , 平整后 , 将去除塑料袋的菌棒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在床上 , 一般1平方米的床可以排列40个 , 排列菌棒后 , 轻轻喷水可以复盖土壤3~5厘米 , 表面可以复盖2厘米厚的广叶落叶 , 保持土壤湿润 , 空气湿度为85%~95% 。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栽培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 。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为田埂 , 田埂宽度为1m , 深度为20~25cm , 长度无限 , 整理田埂后喷洒或轻轻浇水 , 用10%的石灰水杀死害虫和杂菌 。脱袋除菌棒的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 , 但底层不铺塑料薄膜 , 但要注意田埂内温度的变化 , 防止阳光直射 。
2、室外生料的栽培: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场所 , 挖深20~25cm的洞 , 洞底先用水浇水 , 按比例称好上面任一处方料 , 用水混合 , 底层铺料 , 压平后约4~5cm , 每平方米用菌种(12x28)2袋 , 切成核桃大小在上面铺上第二层材料 , 厚度仍为4~5厘米 , 压平后用同法播种 。播种结束后 , 用疏松腐殖土复盖 , 厚度为3~5cm , 复盖广阔的叶子 , 保温保湿 。盖子结束后 , 适当洒水 , 为了防止人和家畜的踩踏和强光直射 , 在树叶上盖树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