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金业
有人说,青春是一缕活泼灿烂的光照,一团散乱无章的思绪;还有人说青春是一派卷席击岸的波涛,一脉魅力迸发的豪情 。
当年十九岁的王蒙写下《青春万岁》时说,那些日子是在“编织“,用金线,幸福的璎珞,在编织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耳畔时时会回旋“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那首歌,仿佛看到那时的年轻人,正澎湃着激情,迎接新中国的到来,高唱着抗美援朝的战歌,满怀豪情地建设国家,一个人,能有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伟大时代的机会,是一件幸事 。
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逃脱不掉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 。时世造人,这话真的正确!
我的青春的印记,同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将它定义为:激荡 。
一
1973年的冬天似乎有些温暖,高中毕业回村正热火朝天干着农活的我,听到了一个消息 。征兵的来了,听说咱村里有名额 。那一年,我也十九岁 。

文章插图
那时节回乡青年除了务农,还有两条路,一是当兵,二是民办教师 。这两条路都不容易,竞争激烈 。一门子心思想当兵的我仔细权衡了一下 。于是,决定铤而走险选一条捷径 。挑了一个好天气里,带着一身泥水来到公社招待所,见到了两个穿军装的接兵人 。我告诉他们,我是本村的,正浇冬麦,从麦地里回来 。我想当兵,就这么回事 。
黑高个军人问我:“你有什么爱好和特长?”我说:“我爱好文学,爱写文章,写黑板报 。我还会打篮球,别看我瘦,我身体没病 。我还是生产队政治队长 。”“政治队长是干啥的?”我说:“什么都干,干活、读报、写材料、写黑板报、领青年人上夜校……”
你回去写一个东西吧,就写你为什么要当兵 。矮个的军人开了口 。
那天夜里,在煤油灯下,我写了自己的感受,那感受如火如荼,好像就着鲜血,燃烧着青春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敲开了招待所的门,郑重地递上了那份申请 。
时间不长,我接到了通知书 。后来才知道,是招待所里的两个军人指名道姓地要了我 。后来,我知道那两个人都姓曹,一个是代理排长,一个是班长 。
姐夫用自行车驮着把我送到县城,到县武装部招待所集中,换上了军装,棉衣棉裤棉鞋棉帽 。换下来的旧衣服姐夫带回家,母亲特意叮嘱,旧衣服别扔了,得让人捎回去 。
当天夜里,我们扎扎实实地吃了顿饱饭,招待所用大笼蒸的肉包子,咬一口直流油,长这么大没吃过如此好吃的包子 。
吃包子的场面十分壮观,新兵们蹲在院子里等着开饭,一个班围成一圈,用笼屉直接抬来的包子,热腾腾冒着气,大家就围着笼屉,谁也不吭声,只知道不歇气地往嘴里填,眨眼的功夫一笼包子便没有了 。曹班长就说同志们别动,没吃饱接着再吃 。大家便不动 。就这样,全班没动地方一连吃了3大笼屉包子 。曹班长连声说“厉害厉害,战斗力大大的” 。回头看看别的班,竟还有几个仍然围着圈没起来的 。曹班长又说:“那边的更厉害” 。
晚上我们就睡在武装部仓库里,地上铺着麦草人挨人睡在一起 。人多,挤在一起一点不觉冷 。从县城到烟台,从烟台上了闷罐车,里面黑古隆咚,只听见咣当咣当火车声响 。晃荡了半天,终于停住 。下了火车,一问才知道到了济南 。哎呀,我们走了这么远 。
- 樱桃可以做成什么美食
- 怎样炒米饭不粘成一坨
- 手撕包菜怎样炒又脆又嫩
- 纹身的风水 纹身与风水八字关系
- 关于科技的知识
- 韩都茵曼裂帛谁将成为淘品牌第一股
- 红薯的营养成分
- 关于90后奋斗的说说心情短语
- 榴莲特别软,成泥状能吃吗
- 椰子里面的白色果肉可以吃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