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都茵曼裂帛谁将成为淘品牌第一股

如今,“淘品牌”于我们而言,已经变得陌生,耳熟能详的是网红淘宝店 。而仅存的几个昔日淘品牌中,韩都衣舍、茵曼(汇美)、裂帛在前段时间分别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集体(申请)上市背后是争夺“淘品牌第一股” 。当然,现在他们更愿意被称之为“互联网服饰品牌第一股” 。
站在阿里的角度,他们也默默放下了昔日“淘品牌,为原创喝彩”的口号,转身天猫之后,品牌卖家称之为“阿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今年4月底,阿里专门成立了“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加入上市大潮的还有阿芙、三只松鼠、十月妈咪、小狗电器等40多家公司 。
那么问题来了 。

韩都茵曼裂帛谁将成为淘品牌第一股

文章插图
为什么淘品牌要集体上市?
一个时代成就了淘品牌,另一个时代让淘品牌暗淡,这一现象在服饰类上的表现尤为明显 。
2009年之前,多数传统品还未“触电”,韩都、裂帛、茵曼、阿卡、绿盒子、七格格等众多淘品牌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享受到了PC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 。但2010年之后,大量传统品牌正经历严峻库存危机,借助电商渠道进行消化,尝到甜头后加快电商转型步伐 。而淘品牌“出淘”或并购洗牌,如上海拉夏贝尔服饰收购七格格 。
2012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淘宝商城更名“天猫”,阿里加大了对传统品牌商家的扶持,淘品牌从C店晋升为B店,只是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从淘宝小二那里获得更多扶持 。流量红利已尽,获客成本变高,伴随着消费升级,“便宜”已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
要“输血”,上市融资则成为昔日淘品牌通往未来的最佳路径 。而在2016年上半年出现淘品牌集体上市,以韩都、茵曼、裂帛为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企业发展周期,时间窗口,“第一股”诱惑
根据上述淘品牌发展轨迹,其光环已经不再,“出淘”有了京东、唯品会等更多电商渠道的同步经营,他们重新标榜自己为“互联网品牌” 。与传统品牌相比,美特斯·邦威1995年成立,2008年上市;森马1996年成立,2011年上市;差不多13—15年上市周期 。
韩都、裂帛是2006年创立,茵曼是2008年创立,至今也有8—10年,而互联网品牌的发展速度是传统品牌2倍以上非常之常见 。所以,符合服饰企业发展周期的上市步伐,而他们其实在两年前就有启动上市的机会,但去年证监会救市暂缓IPO,宏观方面导致淘品牌今年集体(申请)上市,谁都想抢在时间窗口关闭前,拿下“第一股”的称号 。
2)大浪“淘”金,洗牌并购打下扩张基础
2012年之后,淘品牌洗牌加速 。韩都收购了ANYMO艾茉、茵曼收购了初语、裂帛则收购了天使之城(2004年建立,曾一度蝉联淘宝女装销量NO.1)、Lady Angel等 。
细分类目上,他们分别从女装向男装、童装进行了扩张 。并在设计、柔性供应链方面进行了改造,打下基础后进入成熟发展期 。
3)阿里“推波助澜”,上市阻力变小
虽然韩都、茵曼、裂帛已称自己为“互联网品牌”,但也不掩盖“淘品牌”的起家史 。阿里赴美上市后,需要巩固扩大自己的版图,推成功案例,成立“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与集体上市的淘品牌相呼应,帮助自己的商家客户与券商、交易所之间搭建沟通桥梁,间接减小淘品牌们的上市阻力 。
4)不排除与投资人签署了对赌协议,限定上市期限
以韩都衣舍为例,其签署的投资协议中,有一条明确提出:2018年6月30日前未能IPO或合格公开发行等因素触发创始人股东或公司需回购外部投资者股权、清算优先权等条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