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集锦是什么意思( 四 )


【韵部】
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
【唱和】
作"唱酬"、"酬唱" 。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
【依韵】
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
【用韵】
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

知识集锦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次韵】
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
【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
【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
【通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
【换韵】
亦称"转韵" 。诗韵术语 。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 。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
知识集锦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窄韵】
一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险韵 。
【分韵】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 。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 。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
【分题】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 。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 。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 。"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
【进退格】
亦称"进退韵" 。诗韵术语 。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 。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 。"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
知识集锦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 。诗韵术语 。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 。辘轳韵者,双出双入 。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
【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 。诗韵术语 。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 。葫芦韵者,先二后四 。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 。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
【唱和】
【知识集锦是什么意思】作"唱酬"、"酬唱" 。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