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的种植技术,洋姜的生长习性


洋姜的种植技术,洋姜的生长习性

文章插图

洋姜出苗后 , 要及时补苗 , 结合补苗进行1次除草 。其苗期、拔节期、现蕾期和块茎膨大期是浇水的4个关键时期 , 一般可在4月中旬浇出苗水 , 5月下旬浇拔节水 , 8月中旬浇现蕾水 , 10月中旬浇块茎膨大水 。洋姜虽然抗旱 , 但土壤水分充足时能大幅度提高产量 。洋姜耐瘠薄 , 对土壤要求不严 , 块茎可在-30℃的冻土层中安全越冬 。
洋姜的种植技术,洋姜的生长习性

文章插图
一、洋姜的生长习性
洋姜原产于北美洲 , 经欧洲传入中国 , 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 。耐寒抗旱 , 块茎可在-30℃的冻土层中安全越冬 。早春幼苗能承受轻霜 , 秋季成片能承受短期-4~-5℃ 。温带18~22℃、光照12小时有利于块茎的形成 。耐瘠薄 ,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 除酸性土壤、沼泽和盐碱地带不适合栽培外 , 一些不适合栽培其他作物的土地 , 如废墟、屋边、路旁都可以生长 。
二、洋姜的繁殖方法
春季解冻后 , 选择20~25克重的块茎播种 , 亩需块茎种50千克 , 株行距0.5x0.5米 , 播种深度10~20厘米 , 播后30天左右出苗 。洋姜一年播种 , 收获后有块茎残存土中 , 第二年不再播种 , 但为了植株分布均匀 , 过密的地方要疏苗 , 缺株的地方要补栽 。
三、洋姜的栽培技术
1、除草:洋姜出苗后 , 要及时补苗 , 结合补苗进行1次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播放后30~40天中耕松土 , 深度6厘米左右 , 结合中耕进行除草 。第2次中耕在现蕾之前 , 结合除草进行 , 为块茎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 在块茎膨大期要摘花摘蕾 , 以促进块茎膨大 。
【洋姜的种植技术,洋姜的生长习性】2、施肥:洋姜秋季采收后整地 , 亩施土杂粪肥5000千克 , 70%撒施 , 30%播种时集中沟施 。另施硫酸钾15千克 , 深耕30厘米 , 耕后整平作畦以备播种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 生长期需要追施2次肥 , 第一次在5月下旬左右 , 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 , 促进幼苗的健壮多发新枝 。第2次在现蕾初期 , 每亩追施硫酸钾15千克 , 追后浇水 。
3、浇水:洋姜的苗期、拔节期、现蕾期和块茎膨大期是浇水的4个关键时期 , 一般在4月中旬浇出苗水 , 5月下旬可浇拔节水 , 8月中旬可浇现蕾水 , 10月中旬可浇块茎膨大水 。洋姜虽然抗旱 , 但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产量 。
四、洋姜的采收贮藏
1、收获:秋后是洋姜块茎快速成长的时期 , 等到10月上旬洋姜的叶、茎完全被霜冻死 , 就可以收获地下块茎了 。采用人工或机械等方法 , 将洋姜块茎从土中取出即可 。如果是第二年春天用洋姜的话 , 可以在秋后把洋姜杆割去 , 不收洋姜块茎 , 但第二年春季要尽可能早些取出 , 否则发芽会很快(地温2℃即开始发芽) , 影响洋姜的质量 。
2、贮藏:秋季挖一浅室 , 放入洋姜 , 随即撒上沙土 , 保持湿度和足够的通气 , 然后四周盖上5厘米厚的土 , 不要暴露洋姜 。大量储存的时候可以用草把子做几个透气孔 。洋姜在0℃以下即开始冬眠 , 冬季贮藏期间怕热不怕冷 , 只要有土盖住的话 , -50℃也不会被冻死 , 第二年仍可发芽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