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高效种植技术,从以下几点入手


红薯高效种植技术,从以下几点入手

文章插图

催芽育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应适当提前育苗的时间,保证再生幼苗的养分供给 。种植应选择沙地块土壤,并且结合耕翻 。种植红薯一般采用高垄覆盖双行交错栽插的方式,既可以起到增温保墒作用,又可以改善土壤 。红薯种植还应适时早插,合理密植,做好田间管理,并适时收获 。
红薯高效种植技术,从以下几点入手

文章插图
一、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个反季节栽培的重要环节,育苗时间适当提前于2月中旬栽培红薯,移入保护地苗床育苗 。苗床用双层薄膜保护,种薯排列整齐,覆盖细土后铺地膜,再拱架盖一层薄膜,提高苗床的地温 。及时在平铺地膜上打孔,以免晴天高温烧坏幼苗 。苗床第1个月每7天喷1次水,1个月后每周喷2次水肥加新高脂膜,防止病原菌感染,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株高达15厘米时)每7-10天切1次,从第1次切菌开始每周喷洒2次水肥,浓度适当增大,保证再生苗的养分供给 。
二、施足基肥
选壤土择沙地块,早春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2-3吨,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
三、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在发挥增温保湿作用的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提高土壤昼夜温差,种植红薯一般采用高垄覆盖双行交错种植方式,整距60厘米,覆盖面50厘米,小行40厘米,株间交错,株间33厘米,亩留4000株左右,垄高适中,如栽植期间过于干旱,可采用平盖平栽,以利幼苗生长 。
四、适时早栽
1、适时早插,合理密植,4月中旬幼苗适期插入,此时常年早春气温恢复基本稳定,栽培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栽培,上年冬天或当年初提前翻耕晒白,栽培时再起垄整畦 。畦带宽度为50cm,4月上、中旬以苗床出苗速度陆续剪苗插植 ,采用线平插方式,增加薯苗的入土节数以提高结薯数 。每亩插3500-4000株,株距33cm左右 。栽培时间不得超过4月20日 。否则,收获时间延迟,会影响晚稻的栽培季节 。
2、适时早栽是红薯增产的关键,在适当的条件下,种植越早,生长期越长,结薯早,结薯多,根部膨胀时间长,产量高,质量好 。种植过晚,生长期缩短,红薯少,产量低,质量差,种植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到15℃以上时,(4月中旬左右)地膜覆盖适当提前,即可开始种植,为了提高种植质量确保苗的旺盛,种植时必须去除“老硬苗”和弱病苗,选用壮苗种植,种植时将大小苗分级,分别种植,使其均衡生长,为防治红薯黑班病,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秧苗基部2-3寸10分钟 。红薯应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浅栽,深度一般5-6厘米为宜,种植时要求封土严密,深浅一致,使叶片露出地面,浇水时不沾泥浆,秧苗露头要直,秧不宜暴露过长,以防大风甩苗影响成活 。
五、田间管理
1、扎根缓苗阶段的管理
扎根缓苗的阶段,是从栽培后长出新根到块根开始形成,需要1个月左右 。红薯定植后,立即检查苗补苗,保证全苗,种植后,遇到干旱时,应立即缓慢浇水,使其生根 。一般种植后浇水1次,然后每10-15天耕1次松土,提高温度,去除杂草,及时喷洒新高脂膜,有助于植物快速生长 。
2、分枝结薯阶段的管理
种植后30-40天,随着温度的上升,茎叶的生长加快,根部继续膨胀,必须立即加强水肥管理 。如果遇到干旱,每亩可以追加5-8斤尿素,浇水后必须尽快保持松土的湿度 。
3、茎叶盛长块根膨胀阶段的管理
7月上旬至8月下旬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叶面积系数最大,在这时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 。雨季温度高,植株生长快,为防止徒长,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加地果壮蒂灵在田间均匀喷打,以叶面沾满药液不流为宜,促进果实发育,使红薯优质高产 。在此期,地下部块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浇水,水量不宜过大,为促进薯块膨大,可亩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兑水15公斤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