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啊


上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民间说的“三月三” 。这个节日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算下来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
上巳节为什么叫上巳节呢?
这是因为在上古时候,施行的还是“干支历” 。因此,就把这个节日定在了三月上旬的巳日 。魏晋以后,人们把这个节日定在了阴历“三月初三”,但还叫上巳节,只不过不一定是巳日 。
在这一天,人们会结伴前往水边,进行祓除畔浴、踏青郊游、祭祀宴饮等一系列活动 。还会有文人雅士饮酒赋诗,称之为曲水流觞 。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啊】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啊

文章插图

祓除畔浴所谓“祓除畔浴”,就是人们结伴来到水边,用兰草清洁身体 。因为兰草有独特的香气,古人便将其视为灵物,认为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吉祥 。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啊

文章插图

曲水流觞这个传统风俗,相传来自于周公 。据《续齐谐记》中记载:
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云“羽觞随流波” 。
当初周公想修筑都城洛邑,可是又不知道把城址选在哪里,怎么办呢?于是他就把一种外形像小船的酒杯,古人称之为“羽觞”,放到流水里去 。
这就是最初的曲水流觞,取义“羽觞随流波” 。
到了两晋年间,谢安、王羲之等一帮文人,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又玩起了周公传下来的这个游戏 。具体就是在溪流的上游,放置一个酒杯,然后让它顺流而下 。酒杯停到谁面前,谁就拿起酒杯来斟酒喝,并且还要赋诗 。
这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录的“曲水流觞”,后来便成为文人相聚时的一件雅事 。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啊

文章插图

男女幽会其实上巳节,才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这一点在《诗经·郑风》中,有一篇名为“溱洧”的诗篇,描写的就是郑国上巳节这一天,一名女子邀请男子出游的故事 。
诗圣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也对上巳节做了如是的描述: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
看来在唐朝的时候,上巳节还是相当热闹的 。尤其是少男少女们成双结对,在河水边或郊外游春,或驻足观赏,一个个体态轻盈,风姿卓越 。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啊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上巳节这一天,古人还会举行一些祭祀祈福活动,以及互赠香草、放鸢射雁等活动 。只不过在“程朱理学”兴起之后,这个节日便逐渐没落了,以致于到现在,导致很多朋友对其都不很了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