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种植技术,注意及时除草培土


槟榔种植技术,注意及时除草培土

文章插图

1、植地选择:山坡栽培,坡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5度以内的缓坡 。2、林地整理:荒山荒坡先砍后烧然后翻挖,深30~40厘米,整成山梯带或者梯田,根据2米的株距挖穴将肥泥表土回穴,施基肥 。3、栽培技术:种植时不要太深,要栽正、踏实,淋水,注意减少蒸发 。4、注意要荫蔽,及时除草培土,并注意施肥和及时灌溉,雨水多时要排水 。
槟榔种植技术,注意及时除草培土

文章插图
一、槟榔的繁殖技术
槟榔主要通过种子育苗来繁殖 。
1、育苗前的选种:据资料报导,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槟榔品种有36种,可以入药的是我们栽培的一种 。从海南栽培的槟榔来看,有圆形、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心脏形、长圆形等多种不同的果形 。从对槟榔不同果形与产量关系的调查表明:果形和产量关系很大,所以选种很重要 。
(1)株选:采种母树应选择20~30年生,结果正常,产量稳定,无病株,单株结果不少于300个,果托为3株以上,叶8片以上,浓绿下垂,茎干上下大小均匀,上节节间较为密集 。
(2)穗选(果托):槟榔一般栽培后7~8年开始结果,10年后果托才有3个以上,也有5个的,个别也有7个 。第一托果实成熟早、不均匀,果实多呈现长椭圆形,而且小,种仁细、不饱满,不能作为种 。因此,应该选择第二、三托的果实作种,这个果托一般在5~6月成熟 。
(3)粒选:根据药农的经验,最好选择卵形、椭圆形种子,选择个大、饱满、无病斑点、无裂痕,或裂痕不明显,充分成熟时,果皮最好选择金黄色 。
2、种子的催芽: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避免因发芽时间不同而造成不规则、管理不便 。果实回收后,应该放在太阳下晒1~2天,使种子蒸发一部分水分,果皮干燥收缩 。吸收一定的热量,有利于种子的成熟、分化,可以进行催芽处理,方法如下:
(1)堆积催芽法:将槟榔果铺放在靠近水源、并能起荫蔽作用的大树底下,在地上铺上一层2厘米左右的河沙,堆成高20厘米以内的种子,长度不受限制,但是要容易浇水,并盖上稻草,不适合盖茅草(茅草受潮后容易诱发白蚁),厚度以不能看到果实最好 。大约7~10天,外果皮开始发酵腐烂,即可取出用水洗净,重晒1~2天,晒时要注意翻转,使温度均匀,继续堆积放置,重新覆盖稻草、淋水,约20天,就要剥开果蒂检查,有白芽点的果实,必须及时取出播种育苗 。如果长出芽点(胚根)过长时,播种时容易碰断,影响出苗率 。所以应发芽多少、播种多少 。这种方法从堆放到播种完毕,大约需要25天左右 。产区药农习惯用此法 。
(2)箩筐催芽法:种子少时,将果实放入箩筐内,用稻草覆盖箩筐,放入室内保温、淋水,等到果皮发酵腐烂后,将箩筐与果实一起放入河沟擦拭干净,然后按照上法放入室内,等到露出白芽点时即可播种 。
3、槟榔的育苗
(1)苗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有一定树木遮蔽、阳光、避风的坡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和土壤,深翻、耙细后,形成宽1米、高30厘米的畦 。然后根据株行距30*30厘米开小穴,施用一定的基肥,每个穴播放催芽露白的种子,覆盖土壤2~3厘米,稍微加固,淋湿,盖草 。一个月左右,幼苗陆续出土 。苗木经过1~2年培育,等到苗高50~60厘米,叶子6片以上,可移植大田 。一般每亩育苗3500~4000株 。目前,生产多采用营养袋育苗,经催芽露白的种子,放入装有营养土的塑料袋中,每袋1粒 。营养袋直径25厘米,袋高30厘米,袋底打2~3个洞,来通气排水 。营养袋育苗的好处很多:移植方便,减少根部损伤,可以提高成活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