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植技术,种植前的土壤处理


牧草种植技术,种植前的土壤处理

文章插图

种植牧草,首先要遵循施肥的基本原则,根据牧草的种类和肥料量施肥 。牧草的种类不同,所需肥料量的种类、数量也就不同 。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施肥、根据土壤水分的状况施肥、根据肥料的种类或使用特性施肥 。在施肥方法上要施用基肥、施用种肥和施用追肥 。了解基肥、种肥、追肥的作用 。
牧草种植技术,种植前的土壤处理

文章插图
一、牧草种植前的土壤处理
1、深耕:一般用畜力犁和拖拉机深耕 。深度为20-25厘米为宜,每年深耕一次,深耕要适时,精细,田面平整 。
2、耙地:刚刚犁过的土地,用钉齿耙耙平地面,耙碎土块,耙除杂草的根茎,起到保墒作用 。播种后出苗前,土板结,用钉齿耙耙地,破除板结,有利于出苗 。多年生牧草地在早春和收割后耙地,可消除杂草,改善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状况,有利于牧草的返青和生长 。
3、镇压:播种前土壤表层过于疏松,有坷垃或干旱缺墒,可进行镇压 。压碎大坷垃,平整地面,增加土壤的紧密度,提高表层土壤的含水量 。干旱时,播后进行镇压提墒,促进发芽 。
4、中耕:出苗后的中耕被称为行间中耕,主要是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防止干旱等 。要适时中耕,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特别是灌溉后或雨后及时中耕,以破板板结,保存水分 。
5、开沟、做田埂、做垄:开沟作畦与作垄,能够排除积水,有助于通风透光、提高地温 。地势低洼易涝区,更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
二、牧草栽培施肥技术
1、施肥的基本原则:
(1)根据牧草的种类和肥料量施肥:牧草的种类不同,所需肥料量的种类、数量也不同 。禾本科牧草对氮肥的需求量大,反应敏感 。因此,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 。豆科牧草具有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以磷、钾肥为主和少量氮肥,特别是幼苗根瘤尚未形成时,施用少量氮肥,促进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以磷固氮,促进禾科牧草的生长 。同一种牧草,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量也不同 。萌芽时,种子储存丰富的养分,一般不吸收养分的苗期需求量小,随着苗的成长,需求量逐渐增加 。禾本科牧草吸收养料量最多的时期是分蘖到开花期;豆科牧草是分枝至孕蕾期 。根据肥料的特性,适时适量施用,满足牧草发育阶段肥料的需要 。
(2)根据土壤肥力施肥:一般壤质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份多,主要基肥充足,及时追肥,可获得高产 。粘质土壤或低洼地水分多的土壤,肥力高,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分解慢,前期应多施加速效肥,后期应防止贪青、徒长和倒伏 。沙质土壤肥力低,保肥能力差,应多施有机肥作为基肥,化肥适量,勤施 。任何土壤,都要注意氮、磷、钾三者的配合 。
【牧草种植技术,种植前的土壤处理】(3)根据土壤水分状况施肥:土壤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腐殖质的形成和速效养分的积累 。土壤水分过多,微生物活动差,有机质分解慢,速效养分少,应适当施用速效肥 。土壤水分不足或过于干燥,不仅有机质难以分解,而且速效养分少,施肥难以吸收,干燥季节应结合灌水或降水施肥 。
(4)根据肥料的种类和特性施肥:肥料的种类不同,其特性也不同 。肥料效果迟缓,土壤中不易流失的可以作为基肥,如过磷酸钙、草木灰等;肥料效果快,容易被牧草吸收的,可以作为追肥,如碳酸氢铵、硫酸铵等 。
2、施肥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