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奇谭 七十二潭风水图




近日再读柳宗元《小石潭记》,其间讲探溪流“斗折蛇行”,观山色“参差披拂”,表风骨“其境过清”,实是文风清丽、言辞生动、意蕴深远 。艳其美景、羡其幽情之下,心痒难耐,遂找到地图翻看,才发现永州零陵小石潭有两千里之遥,难以前往 。观想图中山川,沿秦岭淮河一线自西北向东南,可见山峦起伏、地势逐渐降低,延续到南阳盆地方城县境内,便是秦岭余脉伏牛山南线的入口,这里有七峰山一座,海拔约七百米,西北方向的玉女湖畔,是点状的潭瀑景观,看地图显示,名为“七十二潭” 。

风水奇谭 七十二潭风水图

文章插图
七峰山一角(网图侵删)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与七十二潭距离仅百公里,算不得险远,但我想这里应该与柳宗元文中“小石潭”情形相似,便想做那“众游者之一”,体会一下柳大家的心境 。
深秋的早晨,空气中泛起迷雾,又恰逢寒潮和大风预警,给人带来一丝忧虑 。我们于九点出发,即使开启暖风,在车里犹感湿冷 。高速公路上几乎没什么车辆,右侧栏杆外散落着枯枝黄叶,路外的几排杨树林簌簌作响,通过舞阳境内沙河特大桥时,不见河岸垂杆的钓叟,也没了坡道吃草的羊群,河里的水位虽涨了不少,却是一番萧索景象 。
【风水奇谭 七十二潭风水图】一小时后于叶县下站,沿323省道继续往西南方向行驶,视野逐渐开阔,道路旁植被树木多了起来,过了常村镇,经二道岭、艾黄岭,看地名已知接近山区 。这时地势升高,晨雾逐渐散去,远处山林依稀可辨 。再向前时,于公路北侧见到百米河道,道路也曲折起来,我们得以缓行观景 。
沿河道两公里许,可见石闸横贯其上,闸后是大面积的湖水,极目远望,四面皆是山峰高地,如镶嵌在巨石里的蓝色水晶,为这朴素暗淡的深秋山林点缀出盎然生机 。打开地图看,地名“孤石滩水库”,有几公里方圆,我们边走边看,天气也慢慢清朗起来 。
风水奇谭 七十二潭风水图

文章插图
孤石滩水库
在山区行驶与平常公路不同,临水沐风、穿山过涧,没有焦躁烦忧,本就是一种身心上的享受 。孤石滩过后又划出一条小河,再过几公里便是当地知名的“拐河镇” 。拐河是古称,实际上是淮河的支流澧河,因河湾曲折被化名为拐河,从地图走势看,拐河等几条河流先入孤石滩,出澧河,经漯周,越阜阳,最终汇入淮河,再入洋洋大海 。
沿拐河左转,看到石桥两拱、石门一座、石碑一顶,近前辨识,碑文镌刻“中华第一石川”,笔法清隽,力透石头背,令人肃然起敬,这边是此行的目的地,七十二潭了 。
风水奇谭 七十二潭风水图

文章插图
七十二潭山门
近午时,我们进入山门 。行走没几步,就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阶梯上山道路,一是亲水无规则道路,我们走亲水路线,不远就是第一个景--迎宾潭,潭水叠石七八层,自上而下,细流湍湍,而潭水清浅,水草藤蔓明晰可见,潭中有许多小黄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好像在与游客嬉戏 。
风水奇谭 七十二潭风水图

文章插图

再向前行,经老龙潭、神龟潭、双龙潭,皆错落有致,尤以神龟潭为特 。潭顶匍匐着岩石一座,状若神龟吐泉,瀑高十米,潭中各色奇石并列,真如柳宗元所形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水流穿过石缝而下,也应了叶圣陶的那句“滩石下面都有空隙,波涛冲进去,作鸿洞的声响” 。若是在夏季,能穿个凉鞋沿石溯溪而上,徒手攀爬于跌宕的潭瀑之间,想必会是清凉刺激的感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