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风水留题地全册 岑溪名人故居风水如何( 四 )


碑廊 1985年由自治区拨款修建,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青砖墙体,琉璃瓦面 。面 宽24米,进深4.8米,高4米,全部碑记由22块白色大理石组成 。碑文有太平天国在永安时期 天王洪秀全发布的《命兵将杀妖取城所得财物尽缴归天朝圣库诏》、《令各军记功记罪诏》、 《谕兵将立志顶天真忠报国到底诏》 、 《永安封五王诏》、《严命犯第七条杀不赦诏》、 《永安破围诏》等诏令诏书 。
清军禁碑 1986年于黄村新开村古官道下水田中出土 。碑高117厘米,宽90厘米,为 清嘉庆五年(1800年)永安知州玉麟所立的革禁滥役民夫碑 。因碑下半部磨损,碑文不全 。现 存于县文管所 。
蒙山县抗敌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纪念碑 为民国35年春所立,碑身为青灰石琢成,共 4块, 每块高84厘米,宽66厘米 。石碑原置于鳌山公园内,解放后拆放于县公安局大院内, 1986年收回县文物陈列馆保存,为县级文物单位 。碑文分序、内文,字迹清楚,字体工整.
 自然胜景
据《永安州志》载,邑内原有“永安十景”,此十景为:鳌山夕照、峻岭摩天、凤岭樵 归、七星联珠、三山叠翠、迥龙仙掌、落雍晴岚、湄江晚唱、双峰插云、龙潭瀑布 。
解放后,由于行政区划变化,以及诸多人为因素,原十景中的部分景点或易划他县,或 被毁坏,至今景观尚完整者仅龙潭瀑布及湄江渔唱等处 。另外,解放后,邑内建设中又出现 一批新的景点 。至今,县内自然景点主要有8处 。
永安古城 永安州城(今蒙山县城) 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历代有修葺 。现仅 存州城西段城墙142米, 墙砖面上“道光”二字仍清晰可见 。州城中有武庙一座,是蒙山县 清代建筑, 由大殿、前门和东西两廊和天井几部分组成 。在武庙前门左侧,有一棵龄逾400 多年的玉兰古树 。树干围3.5米,高11.5米,枝繁叶茂,每年花开两度,香溢全城 。1852年4 月4日, 洪秀全曾在树下发布著名的《永安突围令》 。武庙前门右侧,是太平天国文物出土 点眢井 。碑廊与太平天国革命在永安陈列馆是近年建设的纪念性建筑 。碑廊陈列着大理石刻 的太平天国的6条诏令, 陈列馆中收藏着太平天国在永安留下的大批文物 。此外,永安州城 附近还有南王冯云山指挥所遗址、东、西炮台及长墙等遗址 。所有这些,皆以武庙为中心, 形成一个历史文化群体,使永安古城成为旅游及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名胜之地 。
鳌山夕照 鳌山位于县城东南角,因山形似巨鳌,故名 。鳌山有宝塔,县人称“文笔” 。登塔俯瞰,县城景色全收眼底,具有“天朝风貌”的东、西炮台、天朝遗址、玉兰古树等名 胜古迹历历在目,令人遐思不己 。鳌山脚下,是永安寺,湄江支流的东江蜿蜒至寺门前,形 成一个深潭,潭水碧澄,游鱼可数,志书所载“蒙馆潭”便是指此 。每当夕阳西下,霞光夕 照,百鸟归巢,啁啾于塔外枝头 。永安寺内,悠扬的念经声和有节拍的木鱼声回荡,轻唤山 城古塔 。夕照中,鳌山、宝塔、寺院,皆倒映于蒙馆潭的轻波碧水之中,金鳞点点,仿佛把 人带进一个梦艺般的“神仙”世界 。此时,在鳌山巅上,倚塔临风,怀揽万家炊烟,虽近夜 幕降临,仍使游人留连忘返 。
州头古榕 位于蒙山县城北街头, 三榕联一,华盖亭亭,其形若伞,荫蔽着800多平方 米的地面 。三株古榕相传为宋时所植,已有千年历史 。最大一株干粗数十抱,盘根错节,根 露地面,状若蟠龙,有的倒垂,宛如流苏 。棱角嶙峋的树干上,布遍苔藓,倍显苍老挺拔, 气宇轩昂 。古榕西侧,有一长潭,潭水碧澄明净,清可鉴人,时有渔翁驾着竹排,载着鸬鹚, 在潭中下网捕鱼 。潭畔垂柳盈盈,居民傍渠构室,拾级砌石埠头,直垂水面,少女顺级浣衣, 十分便当 。古榕、流水、人家,构成一幅独特绚丽的南国水乡风情画 。古榕东面,有座二拱 石桥,曰“接龙桥”,建于清康熙年间,现仍为城北交通津梁 。桥下一泓清溪,涓涓而流, 至树下绕榕而过,日光薄射,银光闪烁 。水光榕影,相映成趣 。若逢夏日,纳凉于榕荫之下, 清风习习,沁人肺腑,令人久久不愿离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