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札记 风水地理旧序文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稽考:苏玉敬
2020年2月9日
中华大地 , 人杰地灵的地方是我家乡一那佳 。光阴似箭 , 转眼间离开老家已有31个春秋(1989年9月外出求学后仅假期短暂回家) , 但却一直惦记着家乡的那山那水 , 还有老房、古石(木)皿器等 。为了表达对家乡热爱与思念 , 笔者将搜集史料、古迹、家谱、皿器等老物件 , 包括世代相传的故事 , 写成文章 , 供热情关心和研究那佳坡历史的同仁参考 , 以飨家乡的父老乡亲 , 更以此纾释心中那永远抹不掉的浓浓乡愁 。

风水札记 风水地理旧序文

文章插图
(那佳坡开基始祖公、祖母合葬墓)


2019年12月 , 笔者得到由那坝苏永德收藏保存《苏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的手抄本原件 。
根据《族谱》的序文记载 , 那坝村的开基始祖为明朝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间 。《续序》文云:“自本宗族始祖苏宸三世 , 后裔移居那坝村起 , 本宗族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1993年) , 经历了625年聚居”;“先公原籍江南苏州人氏 , 前来南宁府宣化县 , 知县出身 , 居住卯冯圩 , 后移居上南乡浪边村欧屋园 , 用价纹银76两 , 置得房屋30余间 , 至今抛荒 , 人将种蔗矣 , 然相传犹称苏屋园云 , 洪武元年 , 始迁来细苏屋 , 即那坝村 , 皆三世先公之后裔也” 。同时对明清苏氏发展源流概况进行考证:明清以后从新安派中分出澄江(今江苏江阴)一派 。闽派在同安芦山堂的苏氏子孙又散布于仙游、兴化、泉州、晋江、永春、龙溪、台湾各处 。眉山派苏轼子孙繁衍发展 , 分布于无锡、苏州、宜兴、镇江、扬州等地 , 成为毗陵派 。又有子孙从常州迁居浙江四明、奉化、慈溪等地 , 成为四明派 。此外 , 有迁于河南许昌、太康、安徽太平、江西九江、瑞昌 , 湖南浏阳、长沙等地 。还有迁居于广东乐昌、南雄、新会、三水、开平、顺德、碧江、番禺、廉江、湛江、高要、新宁、广西玉林、贵港、桂林、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柳州、河池、梧州、藤县、合浦、容县、博白、横县等地 , 形成广东广西的苏氏家族 。
风水札记 风水地理旧序文

文章插图
(珍藏的老石器)


那坝老村历史脉络逐渐清晰可追还 , 现已可以明确那坝老村已有652年历史 , 共经历28代(含苏宸公前二世)繁衍锦长 。
2020年1月 , 笔者得到由那佳头房苏玉进世代相传达收藏保存的《年生簿》《斋书》【明洪武癸亥年八月十九日(公元1683)出】和肆房苏玉华世代相传收藏保存的《年生簿》、《武功郡》【明洪武癸亥年(公元1683)印】手抄本原件 。
风水札记 风水地理旧序文

文章插图
(《武功郡》年生簿及斋书)


经考证:《斋书》与《武功郡》【明洪武(朱元璋皇帝)癸亥年(公元1683)印】手抄本原件相互印证 , 均属世代相传、历史久远 。《武功郡》其行书写顺序、“郡” 的右耳旁 , 为下为跪着的人形 , 表人口 。“陰”即为“印”字和金黄色纸质材料均与明洪武(朱元璋皇帝)癸亥年(公元1683)史料记载相符 。而同步对据史料记载和文物遗迹(那佳开基始祖墓、宗祠、苏惠仁故居、苏惠仁老祖墓、平天山、丘球山、炮台)等全面考查 , 对砖块、瓦片、陶瓷、门槛、门墩、门石柱子、石磨等年份、用材进行比对分析 。按那佳坡从南宁那坝老村开村始祖(宗支图为有字辈 , 但具体名字需进一步考证)迁居创业 , 同时结合我们祖先迁移习惯 , 均居住在河道附近(那坝、三岸都如此) , 这很可能当年交通工具是小船和方便生活考虑 。按族谱宗支图推算 , 与那坝老村时间相差仅15年 。这与那佳坡世代相传:那佳坡从那坝迁移 , 是相符的 , 世代相传那佳坡先到桥头坡生活后才又迁移此地 , 也是历史相吻合的 。现可以确定那佳坡【苏玉华世代保存的《武功郡》 , 斋书(敬斋齐父苏彩仁、斋母余氏 , 斋主:苏义才、苏义菁、苏义澄 。斋书上标名的大清国:广东省廉州府(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钦州及合浦、浦北、防城、灵山等市县地 。七年降为州 , 十四年复为府 , 属广东省 , 1912年废)】灵山西乡司(今灵山县太平镇)工宁乡第三团那佳坡 , 已有文字记载共有24代(宗支世系表:那坝开基始祖苏宸公三世 有能富贵进成朝 国忠达仁义礼信(茂) 玉建荣华永世祥) , 历史跨跃达637年 。这充分说明 , 明洪武(朱元璋皇帝)十六年(公元1383年)前就有我们祖先在那佳坡这个福地繁衍生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