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西,有一座文笔峰 。
在山道上漫步,经过南梁时一个和尚住过的抱玉洞,走洞后平坦的路转个弯到西峰,这里是紫云岩,也是山之极顶了 。有一别致的小柱子状物,高约7米,矗立在紫云岩之巅 。
据说昆山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昆山人引以为骄傲的文笔塔 。就是因为此塔,将原先山峰很有点美感的名也改成了文笔峰 。昆山有个民间传说,说文笔峰的景色一天七十二变,苏州的唐伯虎听说了,想画幅出彩的作品 。于是他赶了过去,船泊在山下,他晚上睡在船上,从夜晚开始观察到次日晨曦披上文笔塔,再从早上观察到晚霞满天、月上夜空,但唐伯虎最终摇头说,难以画出她的瑰丽美妙的真容 。唐伯虎第一次说不会画是指苏州阊门一带的繁荣景象,他在《阊门即事》诗中说“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而他这是第二次掷笔长叹,说画不出文笔峰的景色之美 。实地看文笔塔就是金箍棒似的一根柱子 。这柱子上端是尖的,做成毛笔形状,上面还刻有篆体“文笔峰”三字 。据了解,这“峰”原为一石笔,是为纪念昆山第一位状元卫泾所立 。但有有的说原石笔早已倒塌,现在的是后人浇筑的,另有材料说是民国年间,国民党元老曹亚伯筹资维修,在原石笔外敷设水泥钢筋加固,这三个字就是他所篆 。在塔下看昆山城区景色,真是气象万千,有一种都市的气派 。
【风水文笔山 风水文笔峰山图片】这座塔,不是宗教意义的建筑,而是一种纪念性建筑,纪念的是南宋时昆山第一位状元卫泾.
卫泾(1159-1226年),其先辈唐末自齐地避乱南迁,先是寄居嘉兴府华亭县,后徙平江之昆山 。这样一来,浙江嘉兴说他是嘉兴人,上海华亭说他是华亭人,苏州人说他是苏州人,在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里专门为他建了一专用碑,有四句赞语:“仕历三朝,始终一节 。后乐名堂,文正是式,”意思是说他是一个范仲淹式的官员 。而清代学者、苏州人沈德潜评价他“其人之挺然独立,百折不回,有如金石之坚贞者 。而《宋史》不为立传,可怪也” 。
其实,卫泾是昆山石浦(今属千灯)人 。他家五世业儒,是个书香人家,家族中入朝为官者不少 。他父亲卫季敏也是镇江通判,是个地方官员,但他不借家族之势,而是凭借勤奋学习,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中甲辰科状元,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吴郡开国公 。顺便说一下,卫泾兄弟四人,均考中进士这在苏州历史上也是不多的,同时也可见石浦卫家有着多么好的家风 。
关于卫泾中状元,古代民间就有传说,说是因为江潮经娄江到达夷亭,就会出状元,那一年果然潮水到了夷亭,26岁的卫泾考中了状元 。同时代苏州范成大(籍贯也是昆山)在其所夷亭在昆山县西三十五里 。李彦平侍御亲见一道人复诵此谶(即潮过夷亭出状元),谓绍兴中始有潮至县郭必有邑人应之,乃以告知县叶落归根自强,(叶知县乃)作问潮馆于水滨 。甲辰昆山人卫泾字清叔为状元 。卫泾中状元,对于昆山来讲,是破天荒的喜事,虽说昆山也是人文荟萃之地,但历史上这是第一位状元,所以,全县人都很高兴,希望从此文开昆冈,人才辈出 。事实也真如此,此后昆山不过,卫泾的状元并不是真的潮水过一下就中了 。据陆游又出了7位文武状元 。
在其所撰的《中丞蒋公墓志铭》中说,在未出榜前,这位参与科举考试的同知贡举蒋继周发现一篇《礼记义》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但此文作者并没有被录取 。蒋极力赞同录取此文作者,反对将此人刷掉,并将文章列为高等 。按照科举制度,试卷是糊掉名字的,教官并不知道试卷是谁的,等到启封试卷上的名字时,“则吴人卫泾也,已而廷对遂为第一”,戏剧性相当初卫泾考中状元后,起先因为年纪轻,有点气盛,认为自己是天子门生,不去拍宰相的马屁,因此朝廷给他的官地位不高,让他去校对典籍 。但是他也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历练自己 。当时南宋的朝廷,因强势的太上皇孝宗和弱势的有精神障碍的光宗,以及后来的政治智慧不高的宁宗,和两位皇帝背后的皇后,朝廷上的权臣等多种势力,互相勾心斗角,矛盾错综复杂,又有外部强敌,真可谓是内忧外患交集 。
- 从佛经小故事破水桶 破水桶是什么风水法
- 男人风水最好的微信网名 人和网名好吗风水
- 风水择日秘诀 风水三合五行择日法详解
- 风水祖屋 村长的祖宗风水
- 有人破坏风水怎么处理 破坏村里的风水怎么办
- 看风水先生 九十岁老风水先生是谁
- 风水青龙作案 风水什么叫青龙作案
- 风水学真的有用吗 风水学能不能改变事情呢
- 怕水能喝下去水是狂犬病吗 狂犬病患者怕风水吗
- 酉卯风水的详解 辛乙兼酉卯风水设计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