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霍透露,今年其所在中学有七八十名高三学生报考了高职单招,去年只有56名,但报考单招的考生占该校总考生数的比例并没什么变化,约为3.5% 。他认为,学生之所以如此,除了观念上的保守,还与学生对高职院校及高职单招政策的不了解有密切关系,“现在国家提出弘扬工匠精神,重视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不少家长和考生的观念还停留在几年前,这其中还是学校、老师宣传不够 。”
薛霍所在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向记者表示,其班上只有3名同学报考了单招,在报考之前有五六家高职院校曾来学校发宣传单,“了解得很有限”“很多同学觉得麻烦,还是觉得高考靠谱” 。
“很多中学是不让高职院校进校宣传的,觉得高职单招的受众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有的则是通过关系、付费等一些特殊方式才能进去 。”在耿巍看来,高职院校与考生缺乏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的渠道,而这会对高职招生造成不利局势 。
国家要取消歧视高职的制度
如何打通高职院校与考生、家长之间的隔阂与偏见,让有意愿的学生走近高职,也让高职单招发挥选拔人才的最大效应?
显然这不是一家之力可实现的 。
王纪安认为,教育部门应加强高考改革相关政策的宣传,使考生及家长能够了解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能够正确面对高职单招,同时学校也应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学老师、考生及家长普及高职单招相关的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 。
“高职单招的规模越来越大,就不再是实验品,而应该逐渐规范化 。”具体而言,耿巍认为,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担负起更多责任,比如搭建学校与考生沟通的平台等 。
让耿巍拍手叫好的是,今年江苏省不仅严肃招生行为,对虚假宣传、违规承诺吸引或欺骗考生入学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范,同时引导中学对高职院校开放,并组织了多场高职单招的交流咨询会,高职院校和家长、考生可以面对面交流,“给了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也给了沟通的平台,更有利于考生和家长了解真实情况,从而选择报考我们 。”
“政府是最有力的参与者,政策的决策者、制定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改革考验着政府的这项工作治理技术,成熟的工作机制是完成招生改革的基本保障 。”王伟认为,招生改革涉及社会多个层面,需要集体发力 。他希望能把考职业院校的升学率纳入中学的评价指标,并建议学生多用些信息手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对将来有个起码的认知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建议,国家要取消歧视高职的制度,给每类教育、学校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并给高职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结合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 。而高职学校本身,也要转变规模办学路线,走特色办学之路,以质量和声誉吸引生源 。
“学校要给家长一个值得托付的理由,给学生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比如进一步打造学院的特色品牌,提升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就业……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吸引更多考生 。”耿巍说 。
- 阿克塞石油小镇为什么一夜之间消失
- 白色石油在四川的哪一个地方
- 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大庆石油学校地址
- 液化石油气是清洁能源吗
- 蜡是怎么提炼出来的
- 石油和汽油有什么区别
- 抚顺石油大学地址在哪里
- 伊朗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几
- 不同的小动物辨味的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