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吴鲁衡罗盘以其质量上乘、精密度高而行销海内外 。然而,传统罗盘制作工艺繁琐精细,周期较长,制一面罗盘需要3到6个月,日晷则需要1年,这就导致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吴兆光接手后,劝说父亲招收学徒,将安针之外的程序交给其他工匠做,以提高产量 。他还利用互联网推广吴鲁衡品牌,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方便外地客人购买 。
“以前店里的工匠多是年纪较大的老师傅,近几年我有意培养年轻人,希望年轻人的加入能让这项传统技艺更有活力 。”吴兆光说,“目前店里有20名工匠,年轻人大约占一半 。每年能生产罗盘、日晷1000面左右,依然供不应求 。未来要提升产量,还是要靠带徒弟、培育更多人才 。”吴兆光还投资兴建了100亩银杏基地,供罗盘取材之用 。
创建博物馆
弘扬罗经文化
吴氏累世制作罗盘,家中留下了很多与罗盘相关的文物 。吴兆光成年之后,也喜欢收集老罗盘,其中有一些已经失传的古代名家罗盘 。2004年回乡后,吴兆光开始筹备建设一座以万安罗盘为主题的博物馆 。“想通过博物馆向公众介绍罗盘的历史文化,让大家知道罗盘是做什么用的 。”吴兆光说 。
2012年11月,由吴兆光创建的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很快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引来众多游客“打卡” 。博物馆建于老宅后院,采用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形式,一、二层为展示空间,三层用于研学 。馆中藏品近千件,包括古罗盘、日晷、风水尺、风水古籍、传统罗盘制作工具、吴鲁衡罗盘历代获奖证书原件等 。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司南模型 。馆中陈列着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罗盘,令人大开眼界 。有大到40圈的罗盘,也有小到手掌可握的;有木质的,也有纸质的;还有金龟盘、莲花台罗盘……博物馆还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展现了罗盘行业的发展过程 。
谈话之间,走进来几个外国客人 。一问才得知,他们是从瑞士慕名而来 。历史上吴鲁衡日晷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今,吴兆光和他的团队制作的罗盘屡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并走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舞台 。
2014年吴水森去世后,吴兆光成为吴氏罗盘唯一的传承人 。为了将祖传技艺发扬光大,吴兆光不断开拓创新 。2018年8月,“吴鲁衡罗经体验馆”在黄山市屯溪老街挂牌成立 。这是万安老店之外又一处展示罗盘文化的场所,并能让观众体验罗盘制作技艺 。“希望通过展示体验和研学旅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罗盘文化 。”吴兆光说 。
【下载风水大师专用罗盘 专业风水罗盘安装下载】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 风水口诀50条 眉毛风水口诀50条视频讲解
- 风水学灶台的方位 风水学入门图解房屋灶位
- 风水神医txt免费下载
- 地理风水罗盘专用图
- 家居招财风水布局 房间招财的风水布局图
- 坟地不能种的三种树 阴宅种什么树风水最好呢
- 罗盘的定位口诀看阴宅 怎么看风水罗盘与亡人八字相冲
- 阴宅风水口诀50条详解图
- 公司办公室风水布局图 企业风水布局有何讲究
- 风水从什么开始学 风水学怎么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