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东的万安镇,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 。元末明初,万安罗盘制作业开始兴起,清代中叶达至鼎盛,时至今日依然传承不绝,万安因此被称为“罗盘之乡” 。
在万安老街一家店铺里,记者见到了万安罗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鲁衡日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兆光 。作为“吴鲁衡罗经老店”第八代掌门人,吴兆光在继承发扬祖传技艺的同时,也致力于向公众推广罗经文化 。
老建筑承载
万安罗盘历史
“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 。”明清时期,万安为水陆交通要道,依横江而建的五里长街商铺云集,熙来攘往,堪称休宁九大街市之首 。如今,万安老街繁华不再,两侧却依然保留了许多店铺 。“吴鲁衡罗经老店”位于老街中部,店门左侧有一块砖雕《吴鲁衡老店志》,叙说着老店的历史:“清雍正元年,吴鲁衡罗经店由先祖吴国柱始创于万安上街,不数年此店即为业界之翘楚,时人无出其右 。”除了制作罗盘,吴国柱(字鲁衡)还开发出日晷、月晷和指南针盘等产品 。此后,吴家世代经营,到吴兆光时,已历八代 。
1984年出生的吴兆光,看上去清瘦而干练,十分健谈 。“罗经是风水师对罗盘的敬称,它是古代堪舆学的一种工具 。”吴兆光说,“中国古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总结,以文字的形式排列在罗盘盘面上,让后人可以通过排列顺序找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这是一种古代的科技,类似于现代的概率学 。”
从10岁开始,吴兆光就跟着父亲吴水森学习制作罗盘 。“看3年,修3年,到16岁时基本掌握了吴鲁衡罗盘的核心技艺 。”吴兆光说,做罗盘很苦,年少时觉得枯燥无趣 。但作为吴家四代单传的男子,吴兆光注定要肩负传承祖业的重任 。
2002年,18岁的吴兆光参军入伍,担任一名技术兵 。“本来打算在部队多待几年,但在2004年初,父亲给我写信,说自己年纪大了,力不从心,透露出希望我回去接班的意思 。”当时市场行情不太景气,看到父亲年迈操劳,吴兆光于心不忍,于是决定提前退役回乡,把父亲的担子接过来 。
回乡之后,吴兆光敏锐地感觉到行业发展的机遇 。“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万安罗盘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必然会迎来复兴 。”2005年,吴兆光和父亲积极准备申报非遗项目的材料 。2006年,“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水森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09年,吴兆光主持修复荒废已久的吴氏老宅 。这座承载着罗盘文化的历史建筑重焕生机,“吴鲁衡罗经老店”重新挂牌营业 。
精益求精
传承制作工艺
走进门店,只见木柜里陈列着各式罗盘产品,墙板上挂着各种获奖证书和中华老字号牌匾 。老宅为前店后坊式格局,门店后面是制作罗盘的作坊,现辟为“吴鲁衡非遗传习馆” 。馆内一楼有6个带玻璃窗的隔间,每个小间里都有工匠在进行不同的制作工序 。
吴兆光告诉记者,罗盘制作大致分为七道工序,即选料制坯、车盘、分格、清盘、写盘、油货和安针等,每道工序又细分为多个步骤 。在传习馆基本上可以看到罗盘制作的整套流程,只有最后一道安针的工序秘不示人,须由传承人亲自在密室中完成 。
安针是罗盘制作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将钢针放在天然磁石上使其磁化,再精密地测定磁针的重心,将磁针牢固地安装在罗盘圆孔内支点上,并保证支点没有阻力,指针能自由转动 。“我们家祖传的磁石是一块陨石,十分难得,用它磁化的指针灵敏度高,用一辈子也不会退磁 。”说起这块“镇店之宝”,吴兆光颇为得意 。
- 风水口诀50条 眉毛风水口诀50条视频讲解
- 风水学灶台的方位 风水学入门图解房屋灶位
- 风水神医txt免费下载
- 地理风水罗盘专用图
- 家居招财风水布局 房间招财的风水布局图
- 坟地不能种的三种树 阴宅种什么树风水最好呢
- 罗盘的定位口诀看阴宅 怎么看风水罗盘与亡人八字相冲
- 阴宅风水口诀50条详解图
- 公司办公室风水布局图 企业风水布局有何讲究
- 风水从什么开始学 风水学怎么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