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未经法院定罪是不能开除的,未经法院定罪则应当认定为无罪,因此用人单位是不能据此开除员工的 。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
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

文章插图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 租赁合同中的第三人 租赁合同未经登记
- 生水和熟水的区别
- 哪些情形构成挪用公款罪
- 猫头鹰能养吗?
-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出自哪里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出什么意思
- 2021挪用公款立案标准是什么
- 未经房主同意的房屋转租是有效的吗
- 挪用维修基金是不是刑事犯罪
- 公款借条怎样写 公款公用能打借条吗
- 挪用资金罪是否有单位犯罪 挪用资金有单位犯罪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