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一箭22星创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最高纪录 。
2月27日 ,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 , 将搭载的 22颗卫星分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最高纪录 。
文章图片
【一箭22星成功发射!长征八号火箭创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照片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光杆”长八首飞
2020年12月成功首飞的长八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主力中型运载火箭 , 填补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3-4.5吨的能力空白 , 可以承担80%以上的中低轨发射任务 。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遥二火箭”)此次发射是新一代运载火箭2022年的首次飞行 , 是火箭院2022年宇航任务的首次发射 , 也是型号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 。
长征八号火箭副主任设计师陈晓飞介绍说 , 与遥一火箭相比 , 火箭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两个助推器 , 从两级半构型变成了两级串联构型 。 自成功首飞到遥二火箭完成总装总测、具备出厂条件 , 研制团队仅仅用了1年时间 , 这就要归功于火箭所采用的“模块化”“组合化”设计思路 。 早在研制伊始 , 设计人员就充分兼顾了火箭不带助推器的状态 , 并纳入遥一火箭的考核包络中 。 因此 , 遥二火箭无需进行大规模更改 , 只需针对载荷、飞行轨道进行适应性调整 , 就能高效地满足任务要求 。
长八火箭项目办胡辉彪介绍 , 这次使用新构型我们要做到“一举多得” 。 一是在长八火箭设计之初 , 就已经兼顾了有助推器和没有助推器两种状态 , 这次任务可以检验新构型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匹配性 , 对开拓中型主力火箭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 二是长八遥二火箭虽然一箭22星 , 但载荷总计只有不到2吨 , “光杆”新构型的能力在3吨级 , 完全能够满足载荷要求 。 三是这次任务时间紧张 , 减少两个助推器 , 可以缓解生产、总装和测试的压力 , 让研制周期缩短、研制成本降低 。 四是可以为长八火箭积累成功子样 , 推动型号走向成熟 , 为后续进入航天发射主战场打好基础 , 巩固长征八号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
“未来 , 人类进入太空的需求越来越大 , 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越来越大 , 因此改变发射场流程、缩短火箭研制周期迫在眉睫 。 ”肖耘介绍 。
现在 , 长八火箭总装最快是23天 , 但总装后从天津厂房运到发射场 , 还需要进行火工品安装、单元测试等工作 , 周期长 。 如果在发射场旁就近建设总装测试厂房 , 把发射场测试和出厂测试合二为一 , 火箭总装、测试后直接就到塔架上准备发射 , 能够节省一系列测试、检查、转运的步骤 , 极大压缩火箭在发射场的周期 , 适应未来市场对长八火箭快速发射的需求 。
经过长八火箭团队的努力 , 目前 , 海南总装测试厂房已经开始施工建设 , 发射工位也正在论证过程中 。 届时 , 7天就能实现一次长八火箭发射 , 一年就可发射50发 , 为院全面实现“三高”发展、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
文章图片
一箭22星创纪录
一箭发射22颗卫星创造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 但一次要将这么多卫星安全顺利送达目的地 , 首先要解决“乘客”们在整流罩内的布局问题 。 研制人员充分梳理卫星的结构形式、任务需求 , 创新设计了一款三层多星分配器 , 能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间内 , 为每颗卫星安排了舒适的“座位” , 并且能够保证卫星不同方向的分离安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