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是桂平大姓人家,他们祖上可以上溯到两晋时期,为躲避战乱,由中原一路南迁从福建入岭南的广东,接着开枝散叶,然后再到广西(包括桂平),现在罗播,大洋,大湾这些地方李姓人家还是非常多 。
在他倡议下,平山梁(梁书龙),石山萧也附议慷慨解囊,于是一座横跨大洋河的大洋桥出现了!据统计,建此桥总共花去二万余银白银 。

文章插图
4
大洋桥,坐落在桂平大洋乡圩旁,横跨大洋河,五拱六墩,长近四十米、桥宽不到六米、桥高约八米 。刚修建成的大洋桥全部是红砂石条结构,桥栏红砂石凿孔雕纹刻字,石刻精美,极富观赏性,成为一方风景,还被誉为广西第一坚固的大石桥 。
据词条介绍:
每个墩尾伸出桥身两米多,桥墩头部为鸡胸形,俗称桥胸,借以减少流水的阻力 。伸出桥身的桥胸最短为3米,最长为9米 。这4个桥墩,建桥时曾分别筑有2米多长的鱼、虾、龟、鳖,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在江中的第二跨,筑有石碑一座,上书“中流砥柱”,还筑有金龙,龙头向桥,龙尾摆向上游,活像一条游龙 。
从词条可以想象,当初它是多么的漂亮精美 。由于年久失修,这些构件装饰已不存在了,估计都沉到大洋河中了,什么时候组织打捞一下,让它们重见天日?
桥建成后,这一区域的众多名流绅士 。除了捐金留名(桥头有捐建碑刻),更多的是题词千古 。据说,此桥保存石碑135块,记载了建桥的史实 。比如“乐洋自此无双渡,玉水从今第一桥”,“南北贯通两岸相安存一统,后先建造中流有所托济群生”,“马迹鸡声行人履坦,蛟腾凤起学士留题”,“同臻彼岸”等等 。
可惜的是,随着岁月流逝,很多题词都变得斑驳和模糊不清了 。这些题词中,最有名的当属“风雨乐洋” 。

文章插图
5
大洋桥其实最初的名字叫“乐洋桥” 。为什么叫乐洋桥?这就跟一副对联有关了:
风尘内奔走贤豪暂停骖群歌适乐,
雨雪中驱驰名利且驻足共庆观洋 。
这副对联镌刻在桥头的风雨亭门的两侧 。至于如今网上和词条中流传得多了的那个“了”字的对联:“风尘内奔走贤豪暂停骖群歌适了乐,雨雪中驱驰名利且驻足共庆观洋 。” 只能说是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作品了 。
作出这副对联的人是鬰林岁贡生黄秉璠,原书者为候选训导岁贡生北邑(应该是北流人)梁书纲 。估计是桥建成之后,搞了一个类似剪彩的仪式,请来了在浔州,鬰林交界的区域生活圈子中的一些缙绅和贤达 。
然后这两个人应邀分别一个作对联一个写,没想到,这就成就了“风雨乐洋”的佳话 。

文章插图
6
从对联中也能感受到这份喜庆 。
对联的内容就相当于表达在看到大洋桥建成时候的景象,然后即兴而作的佳作 。意思就是说文人豪客经过停车下来载歌载舞庆祝一番,一起看看大洋桥的风采 。为此,当时的浔州知府魏笃也驱车前来祝贺,带古代,这是大事啊!他来到后,写下这篇《建桂平县大洋市河桥引》 。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文末写了时间“同治十一年建修,十三年落成” 。这个时间和词条里的时间有点差异 。同治十一年是公元1872年,建成是公元1874年 。而词条里写的是公元1876年竣工 。
- 广东张氏名坟风水宝地 张氏地主的风水宝地在哪里
- 风水宝地案例 钳形风水宝地图片
- 博白风水宝地落水鸭 广西博白庞氏风水宝地
- 吴川市风水 吴川十大风水
- 辽宁风水大师排名 辽宁十大风水传说有哪些
- 高山风水宝地怎么看 高山上的风水宝地有何特点呢
- 十大垃圾摩托车品牌 鑫源摩托车
- 广西百色风水宝地在哪里 百色第一风水
- 贵州凯里风水大师 凯里舟溪情郎村风水宝地
- 东营特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