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风水 四川隆昌形派风水( 二 )


大旺乡与合江西乡尧坝的巫氏,清乾隆十五年(1750)入籍在合江县西乡尧坝九支梨子园下段老房子草屋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成木柱青瓦房大院,更名为窎嘴老屋,又叫巫家老祠堂 。该地现在是合江县尧坝镇锅圈岩3组37、38、39号 。入籍时这里大片荒山,荆棘丛生,虎豹出没 。巫家父子披星戴月开田造土、开荒栽竹、栽菜种粮,发展副业制桶编背篼、箩筐等,挑到百余里远的蓝田坝出售 。为防下雨天赶场溜滑,用茶树条编织一种套在草鞋外防滑的 “脚马” 。经两代人艰苦创业,又购买土地和马匹,在大旺兴隆湾建造新屋嘴(又名骑龙屋基),在尧坝识字仙顶大杉湾也修建新居,用价值不菲的好马、鹅群,在龙滩乡撕栗嘴、陈嘴换得大片山林田土 。巫氏后人为纪念始祖艰苦奋斗精神,把文景公穿过的“脚马”一直供奉在窎嘴屋基神龛上,直到文革时才被毁掉 。
广东长乐县巫永芳之子移民入川记载
巫家窎嘴老祠堂,历经268年风雨,不论朝代更替与社会动乱,房屋建筑、房梁字句、菩萨神龛、先辈画像、荣升匾额、寿庆对联等实物,全部保存完好 。窎嘴老屋遗迹实物有:
巫氏入川第一代始祖文景公,清乾隆元年从广东移民四川,近四千里之遥长途跋涉,在四川辗转几个县后,一直将广东老家带来的观音菩萨供奉在神龛上,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和子孙平安幸福 。
巫氏家族有20多幅列祖列宗画像,现在挂出有16位 。
祠堂的正梁上有“万载兴隆” 题词,两根偏梁上有“福祉呈祥”“百子千孙”题词 。
巫家民居《品重经纶》纪念匾
入川的五世祖遵先公是圣旨诰授九品官登仕郎,遵先的父亲是名医兼地师(看风水职业者) 。祠孙巫怀机立的《奉圣旨诰授登仕郎》火焰牌 。火焰牌代表家族红火、兴旺发达 。
独特的家族神龛,两旁 “高辛脉派家声远,两相咸贤世泽长”,中行 “巫氏历代高曾远祖之位”,这种专写族源的神龛,不涉及天、地、君,与四川许多其他湖广移民相异 。
1750年在窎嘴大门上挂的木质对联,描写进川前一代老祖婆安葬地红石马的风水特点 。联曰:石马逶迤蜈蚣接穴千年富,骑龙迢递蜥蜴登祠万载新 。
第一代始祖黄氏的内侄为巫家入川第一代始祖黄氏六十寿庆对联:閬苑桃红媊星光寿域,瑶池春永锦悦设方辰 。
有巫氏子婿赵云兴贺岳母巫氏李老安人六十寿涂金“节寿松超”大字吊匾,祝岳母七十寿古稀荣庆对联:逾花甲又十年天锡稀龄春不老,台帏已七十秩门悬悦色常新 。
巫华昌代父行孝感天动地
巫华昌是文景公的长子,是个大孝子 。清乾隆三十年(1765),代替父亲文景职责,沿途讨口要饭、野果充饥,历经许多磨难,返回广东祖籍,取回祖母魏氏金骨(尸体腐烂后的遗骸)背回四川,买葬地于四川下南道直隶泸州合江县西乡九支镇青龙山石马(又叫红石马),完全按广东墓葬形式安葬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修魏氏老祖婆坟地,也按广东式圈椅墓建,老祖婆碑帽103 ×23cm,石碑80×58 cm,碑两侧石坎各122 cm,正圆形拜坝直径为2.2m,呈为仙人掌形 。碑上落款是她子孙姓名,现在已经风化字迹模糊 。复修魏氏老祖婆坟由族长巫世昌主葬 。地师说“石马藏林间,坡下墨盘田 。州庠探囊取,耕读兴家园” 。是说先祖墓葬在墨盘田之上,后代读书人取得州庠功名不难,耕读前途光明 。族谱上赞颂了巫华昌尊祖至孝,不畏千山万难的高贵品德 。诗曰:
三千七百路途遥,万水千山勿惮劳 。
念祖携金期納库,后裔奕 继前标 。
粤东祖塚迁西蜀,西蜀孙枝东粤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