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高产人工养殖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鲈鱼高产人工养殖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文章插图

1、池塘要求与放苗准备:选择面积8~12亩、水深2米的池塘,每亩配1台增氧机,养殖前清淤和曝晒,用细网将池塘分好,然后消毒培水 。2、鱼苗选购与培育:选择2~3厘米大小的,放养密度约8000尾/亩,晴天中午放苗最好,要定时定点投喂四餐 。3、管理与病害防治:要控制日常的投饵量和水质管理,做好病害预防 。
鲈鱼高产人工养殖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文章插图
一、池塘要求与放苗准备
1、池塘:每个池塘的面积最好是8~12亩,水深2米左右 。池太小,水体狭窄,溶氧不足,难以高产 。池太大,不利于生产操作 。池塘最好设置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要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
2、机械配置: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是高产养殖的基本条件;池塘需要配置抽水机,保证随时可以更换新水,没有进、排水闸的池塘更有必要;此外需配置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
3、清塘:养殖鲈鱼的池塘必须经过干塘、清淤、曝晒,特别是多年养殖的旧塘 。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用生石灰150公斤或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 。如果未经干塘曝晒的,还要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野杂鱼 。
4、插网: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 。
5、培水:消毒后的池塘经过滤网加入新鲜水(80厘米左右),施加部分复合肥培育浮游生物 。
二、鱼苗选购与培育
1、购买鱼苗: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广东养殖鲈鱼所需的鱼苗基本上在福建孵化淡化后直接运往珠海斗门用网箱暂时销售,一般为2~3厘米大小 。选苗注意均匀度不一定贪大,另外要注意“黑身”鱼苗,该鱼苗由于运输应激成活率低 。
2、鱼苗放养:一般放养密度约为8000尾/亩,一般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准备好的网格中 。由于高密度养殖饵料多,鲈鱼很少寻找池底的剩余饵料,拆网后每亩投入少量鲫鱼、罗非或鲫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污染并提高养殖效益 。
3、鱼苗培育:放苗后加入开足增氧(最好在散气石底部加入氧气),第一天不加饵料,一天后开始投料训食,要求定点定时,一般四餐,开口饵料以水蜘蛛最好,鱼浆混合部分鳗鱼饲料开口,到鱼苗5~6厘米时可以逐步投喂膨化料,鱼苗阶段喂料要适当添加防肠炎类药,鱼苗逐步长大后网格随之逐步拆除 。
三、管理和病害防治
1、日常管理
(1)投饵:鲈鱼容易暴食,应适当控制饵料量,有助于降低成本,减少胃肠病的发生和水质污染 。饵料应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每天喂两餐,分别在早上6~7点和傍晚6~7点,一般在池塘里搭建饵桥,每餐正常喂至8成饱 。如遇高温、变天时应适当减少饵料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饮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2)水质管理:经常换水,特别是中后期 。频繁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启动增氧机,随着鱼体成长启动增氧机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必须启动所有增氧机,使池塘水溶解氧气充足。施加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池底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特别是高温天气更严重,适当施加生物制剂可有效分解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做消毒和杀虫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频率取决于鱼的饮食状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