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高效人工养殖技术,附捕获螃蟹的方法


青蟹高效人工养殖技术,附捕获螃蟹的方法

文章插图

选择体质强壮、无病的种蟹进行养殖,夏苗放养时间6-7月,秋苗放养时间一般为9-10月 。人工喂食最好在傍晚进行,可以按照池内螃蟹总重量的5%-10%可以喂食 。螃蟹以肉食性为主,可以喂食活体蛤、短齿蛤、鸭嘴蛤等低价贝类 。根据螃蟹晚上爬池边的习性,可以用灯光照明,用网捕获螃蟹 。
【青蟹高效人工养殖技术,附捕获螃蟹的方法】
青蟹高效人工养殖技术,附捕获螃蟹的方法

文章插图
一、青蟹苗种放养
1、捕获大眼幼体
(1)蟹苗捕获:青蟹产卵在盐度高的海区,孵化的幼体变态成大眼睛幼体后,逐渐转移到河口和内湾稍低的盐度环境中栖息,此时是苗汛季节 。浙江沿海4-11月可捕获天然蟹苗,旺季为5-6月和8-9月 。蟹苗的捕捞方法多采用定位网、推网和手抄网三种 。各地应根据潮流、波浪的具体情况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选择 。
(2)幼蟹培育:幼蟹培育是指在天然海区捕捞或人工培育的蟹苗,这样培育的幼蟹个体大,抵抗力增强,养殖成活率高 。
2、捕获天然幼蟹
天然幼蟹个体大小不同,要求捕获体质结实,附肢完整,没有机械损伤和附着物少的青蟹 。浙江沿海幼蟹集中苗发期在6-7月中旬(又称“夏蟹”、“梅蟹”),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称秋蟹) 。夏蟹可以在当年直接养成商品规格,秋蟹越冬后可以培养商品规格 。青蟹捕获后露空时间要短,夏天闷热高温时不宜露空,气温在28℃以上时不超过半天,温度25℃以下时不超过2天,从捕获到放养时间越短越好,否则会导致青蟹死亡 。
3、青蟹种苗质量鉴别与挑选
(1)选择体质强壮的种蟹:健壮的青蟹苗甲壳青绿,完整,身体无损伤,感官反应敏感,活动能力强,不易捕抓 。游泳足和螯足不能缺少和伤残,步足缺少不能超过3个,如果步足断了一截或受伤,可把剩余的足肢在基节与座节之间的关节处折断,新的附肢会在短时间内再生出来,若不折除,残肢会流掉大量体液而造成死亡 。腹部及附肢有异色(如深蓝、红棕、铁锈色等)受刺、钩、晒伤的蟹苗质量差,最好不要选择 。
(2)无病:辨别病蟹可以从脚底肌的颜色来判断,其肉色呈蔚蓝色,肢体关节的肌肉不下陷,具有弹性者为健康苗,如肌肉呈黄红色或具白色斑点,肢体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则不适宜用于养殖 。
(3)剔除蟹奴:少数蟹苗的腹节内侧基部寄生1个以上的蟹奴,蟹奴呈卵圆形,体质柔软,以吸收螃蟹体内的营养维持生活,受寄生的青蟹影响正常生长和发育,故选择时应及时将蟹奴剔除 。
(4)蟹苗运输:运蟹的工具一般是硬箩框或木箱 。在底部铺上湿草,放上螃蟹,再覆盖一层湿草,以免螃蟹受伤 。不要重叠太多,最后盖上硬框纱窗布,方便中途淋海水,提高运输成活率 。
二、苗种放养
1、放养规格和时间:夏苗放养时间6-7月,规格为15-50克(平均25克)左右,3-4个月养殖后,可达商品蟹规格 。秋苗放养时间一般为9-10月,规格为10-20克,越冬养殖到次年5-6月,达到商品规格 。越冬放养数量不足的话,第二年3-4月可以补充50-100克的蟹种 。育肥养殖在9-10月收150-200克以上并已交配的瘦蟹,养殖30-40天可达膏蟹 。
2、放养密度:4-5月放养50-100克/只的越冬蟹,每亩放苗200-500只,如果蟹的规格较小,可以适当增加放苗密度,2个月就可以轮流捕获 。这个时候是夏苗发育的季节,可以养小规格的夏苗,每亩养苗1000-1500只左右为宜 。育肥养殖放养时间为8-10月,放养密度最好根据环境条件控制在500只/亩左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