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 莆田的土地、劳动力成本还在不断上升 。1997年 , 金融危机爆发 , 海外订单减少 , 莆田的鞋厂受到极大影响 , 对一直代工却无品牌、无设计能力的莆田鞋厂来说 , “仿制”是一条“转型成本低且暴利的捷径” 。

文章插图
仿制鞋利润是代工的3倍
新品牌难立
据媒体报道 , 有业内人士透露 , 仿冒鞋的利润是代加工的三倍 。而莆田人做的仿冒鞋 , 真假难辨 , 价格低廉 , 不少消费者知假买假 。
但暴利的仿冒鞋产业没有未来 。
侵权被扣处罚乃至刑拘 , 是仿冒鞋商随时面临的风险 。更为致命的是 , 本土品牌也将被扼杀在摇篮中——“假冒之都”的称号被消费者直接扣在了所有莆田系鞋厂上 。
莆田市也看到了这样的危机 。从2010年开始 , 莆田市便加大了打假的力度 。
2010年7月初 , 莆田警方查获11个跨境英文售假网站 , 缴获精仿耐克、阿迪达斯Yeezy运动鞋百余双及少量Chanel、LV皮带 , 总案值折合人民币 1000余万元 。
2014年到2015年5月 , 莆田市共捣毁制售假鞋类窝点146个 , 涉案金额2.6亿元 , 缴获假冒鞋类176万双;
2021年的“315” , 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集中销毁活动 , 47000多双假冒成品鞋被全部焚烧 。
不过 , 要抓完假鞋制造者并不容易 。
一方面 , 有媒体报道 , 莆田假鞋绝大部分是由家庭小作坊和小工厂生产 , 这些作坊少则几人 , 多则几十甚至过百人 , 分布在莆田市各个村镇、街道的民宅里 , 他们大多没有工商登记也没有营业许可 , 一家人或几家人合伙买来制鞋设备 , 雇上工人就闭门生产 。
另一方面 , 鞋业是莆田的支柱性产业 , 如果严打完全取缔 , 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 也会影响当地市民的就业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 有老板接受采访称 , 监管严格后 , 他身边做假鞋的档口和工厂被抓的有20多家 , 老板判了缓期出来后又继续做 , “因为只能做这个来凑钱交罚款 。”
这样的背景下 , 打造原创品牌是莆田鞋业唯一的出路 。
对此 , 莆田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2021年1月至7月 , 莆田鞋业也投入25亿元真金白银进行技术改造 。
但在市场成熟、品牌饱和的当下 , 单一企业想打造出原创知名品牌并不容易 。很多鞋企也都尝试过创立自有品牌、拓展电商渠道 , 但由于起步晚、孵化难度大、投入成本太高 , 效果微乎其微 。
专家:需提炼核心价值 品牌发展还面临巨大挑战
【“莆田鞋”集体商 “莆田鞋”集体商标获批】“莆田 , 我们打个比方 , 有一点像电子产品的华强北 。如果把莆田当做一个区域品牌来看的话 , 它有负资产 , 也有值得挖掘的潜在良性资产 。”3月31日 , 体育服装专家张庆对红星资本局分析称 。
所谓良性资产 , 张庆认为 , 莆田的运动鞋业发展多年 , 甚至曾经有过一些被国际运动品牌认可的故事 。“他有制造能力 , 还在制造过程中拥有了技术应用端的创新能力 。”
- 上海新增本土“1 上海新增本土“1015+22609”
- 上海新增本土“9 上海新增本土“914+25173”
- 上海新增本土“9 上海新增本土“994+22348”
- 骑手回应“大米不 骑手回应“大米不加价不给送”
- 夏季养鸭“九注意”
- “秃”然来袭,该如何自救?
- 有个“神奇女子”它叫紫苏
- 夏季解暑,不妨“以热制热”
- 瘦腿干货,让你远离“大象腿”
- 致哀和志哀的区别在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