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三 )


【1997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就是在这样大背景下,好在廿八都古镇基本保持了原貌 。据统计现保存完整、规模大的明清古建筑民居、厅堂共有36幢,公共建筑物有孔庙、大王庙、文昌阁等11幢,沿着山谷间的枫溪铺展开来,形成了近两公里长的明清古街,其建筑风格集浙式、闽式、赣式、皖式为一体,融砖雕、木雕、石雕、瓦雕、泥塑雕于一身,黑、白、灰三个色调,古朴淡雅,是一处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博物院 。鹅卵石铺就的老街、木排门店铺、气势恢弘的殿阁庙宇,以及色泽如初的彩绘壁画……
如此众多建筑,令人目不暇接 。多年来,一直专注汉字研究的我对文昌阁更是情有独钟 。
文昌阁或文昌楼、魁星阁、奎文阁、魁星楼等,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主祭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通常供奉文昌帝和魁星,旨在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 。文昌阁一般只有县治才有,但小小且偏于一隅的廿八都却有两处 。在浙江省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廿八都属于商人聚集之处,但他们内心却始终无法摆脱"学而优则仕"的情结,于是一手打着算盘,一手握着笔杆 。廿八都有大文昌阁稳居镇北头,小文昌阁端坐镇南端 。
大文昌阁正门上方牌匾纵向书写着:文昌宫 。走进宫内,一步一景,一景一情,一情一文,一文一化 。最后为文昌殿,三层楼,重檐飞角,整幢建筑的木雕艺术和丰富彩画极具特色 。一楼供奉着文曲星,二楼立着仓颉像,三楼为魁星阁 。
文昌阁,文昌宫,文昌殿,一处建筑竟然将阁、宫、殿揽于一身,有趣有味有意思 。

1997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文章插图
文昌殿
文昌殿前抱厦对联为:千古文风光史笔,万年气运胜才猷 。气势磅礴,韵味悠长 。
我多想到二楼去凭吊仓颉先人,可惜出于文保等原因,我们只能止步于文昌殿一楼 。
移步姜炳荣家旧宅,豪华气派自不待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从人民公社到“文革”时期残存的打油诗、标语、语录以及漫画等 。那些标语口号,相互叠加,风雨雪霜之后更显影影绰绰,让人驻足不前,想笑眉不展,欲哭珠无泪 。
1997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文章插图
姜家大院墙壁上诗歌
1997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属牛住东户好还是西户好

文章插图
姜家大院对联
古镇中区区几千人口,却繁衍生长着142种姓氏的居民,交流着13种方言,民俗风情非常奇异,所以廿八都又被称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 。
廿八都居民既以全国各地移民为主,自然带来各地方言,有的方言仅几户人家通用 。廿八都成为守军的屯兵之地,最多时有一千五百多人驻军 。驻军给本来方言就多的廿八都增加新色彩 。满清军营中不准讲方言,强迫推行所谓的官话,也强迫当地居民使用官话 。无奈之下,廿八都人官话更添了南腔北调之作料 。抗美援朝时,廿八都青年参加志愿军到达丹东,发现当地方言竟与家乡方言大同小异 。其实,满清官话就带有关外口音,廿八都官话源自仙霞关上守军的通用语,因而也称为关话 。廿八都人为什么都会讲点普通话也就不奇怪了 。官话与关话,话里话外都是话 。北京有一位研究语言的女博士,住了半个多月还舍不得离开,她说,中国的大部分乡村或集镇因为聚族而居,同村人往往同宗,姓氏、语言都比较单一,廿八都却是南腔北调,同时又有自己统一的方言——“廿八都官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