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心脑血管 疫情期间心脑血管病人防护重点

在疫情期间,有许多注意事项,尤其是本身就有患病的人来说更加要注意了 。在疫情期间,有心脑血管的病人都有哪些防护重点?心脑血管病人在每天的饮食习惯中有哪些禁忌?和见闻坊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疫情期间心脑血管 疫情期间心脑血管病人防护重点

文章插图
心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
面对疫情, 老年患者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诸如: 恐惧、紧张、愤怒、焦虑、悲痛、抑郁和失眠等等 。
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加重心血管病或诱发心血管病急危并发症,如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原有药物疗效减低; 冠心病患者心绞痛频繁,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因此,建议患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给自己心理戴上“口罩“:
对疫情信息适度关注、客观审视,防止吸纳过量负性或失实信息,不要过多关注有关疫情的新闻资讯,因为了解得越多,心里就越乱,越会害怕,越胡思乱想 。
要定时删除导致内心恐惧的“网络负面垃圾”,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不道听途说,不偏听偏信 。
放弃侥幸心理:
有部分患者认为疫情没那么严重,毫不在乎,就算有病毒也不会传染到自己身上,不做任何个人防护,表现过于“乐观” 。
正确做法应该是对疫情不逃避,正视疫情严重的存在;正确认识疫情,理性接纳事实,既不侥幸,也不恐慌,还要认真对待“疫情”,不轻敌 。
乐观心态、平静地应对疫情:
患者应该用理性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这场危机,有信心,也有耐心来等待这场危机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 。不要让外在各种各样“病毒”侵入自己心里,让乐观、平静“呆”在自己的内心 。
坚持自己正常的生活节奏;与亲友相互联系交流,利用兴趣爱好与家人分享快乐;尝试自我安慰激励、闭目养神等措施 。
冠心病、高血压等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除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态外,还需要坚持药物治疗,长期有效地药物治疗是控制冠心病、高血压病情发展,预防脑中风、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和延长患者寿命最有效的手段 。
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首先要做好基础的防控措施,保护好自己 。其次在心理层面上消除对疫情的过度恐慌,过度关注疫情会让一些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而焦虑会加剧血压波动 。
坚持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如果现有的降压药物有效,建议患者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品种与剂量,如β受体阻滞剂这类的降压药,突然停药会出现严重的“反跳”现象,引发血压、心率波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 。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日常的自我血压测量和严格的饮食控制 。
若血压出现波动大并伴随相关头痛、头晕等严重症状,要及时到社区医院甚至二级以上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千万不可盲目地自我调整药物 。
家中可备用应急时用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舌下含服可迅速缓解心绞痛,长期服用可有效地保护血管内皮,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同时具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还有抗焦虑抑郁疗效 。
如果冠心病病情不稳定,或者是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建议前往心血管专科门诊就诊 。
如果胸闷胸痛加重,持续发作时间超过10分钟以上,伴有大量出汗或者伴有头昏晕厥等症状的,患者可能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此刻千万不要慌乱,立即拨打120,让急救人员送去胸痛中心就诊 。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高危重症,其死亡率远远超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死亡率,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去医院被病毒感染而迟迟不来就诊,结果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