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称从阿富汗撤 拜登称从阿富汗撤军是为应对中国( 二 )


阿富汗的战乱也会产生“溢出”效应,会影响其他中亚国家的稳定,而这些国家都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国家 。所以,一个动乱的阿富汗会破坏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中伊合作计划”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 。
拜登从阿富汗撤军,有着一石三鸟的作用 。一来是甩掉了自己身上的包袱,可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二来可以通过使阿富汗重陷战乱破坏威胁中国新疆的稳定 。最后还能破坏中国在中亚国家建设“一带一路” 。
好在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很早就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中国同阿富汗现政权和塔利班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促进阿富汗和平与和解框架下也与塔利班代表进行过谈判 。尤其是中国提出的将阿富汗纳入“一带一路”建设,这将对阿未来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之前的英国、苏联、美国,都是想着用武力、用战争手段解决阿富汗问题 。只有中国是真正为阿富汗人所想,带给阿富汗人和平和发展的出路 。所以不管谁最后掌权,只要你想要阿富汗长治久安下去,就不能离开中国的支持 。一旦中国方案能在阿富汗成功,那不但新疆安全问题得以解决,从阿富汗到伊朗到波斯湾的能源走廊也就通了,这对中国是重大的战略利好 。
所以,美国撤出阿富汗对中国的西部安全会构成一定的挑战,但如果中国解决得好,也给中国主导解决地缘政治矛盾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总之,挑战和机会并存!

拜登称从阿富汗撤 拜登称从阿富汗撤军是为应对中国

文章插图
拜登为何坚持撤军阿富汗?也许怕“跛脚”
“唐纳德·特朗普现在已经不是总统了,”面对着美国总统乔·拜登再次强调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来自“前总统”之时,媒体采访人员不得不这样插话 。
8月26日,在阿富汗喀布尔卡尔扎伊国际机场发生自杀性爆炸袭击、导致美国人重大伤亡之后不久,拜登在白宫东厅发表讲话并接受媒体提问 。与8月16日讲话中的高傲以及最后以文件夹敲击讲台所展现出的不耐烦相比,这次出镜的总统却颇显疲惫乃至绝望,直到提问环节才有了一瞬间的“迷之微笑”,但他自己点到的所谓“来自最有趣的人的问题”却是关于总统是否要对这一切负全责的质问,于是才有了拜登再次提到“前总统”以及采访人员提醒插话的一幕 。
过去一周多,应该是拜登上台以来提到那位“前总统”次数最多的时间段 。有意思的是,他一面反复强调撤军是特朗普的决定,但同时却又在自己的任期内执拗地执行这个决定 。自8月20日以来,上台整整7个月的拜登在综合民调中的不满意度微幅超过满意度 。相比之下,小布什或奥巴马任内的首次这种“负满意度”状态分别出现在2004年5月和2010年7月 。这就意味着,阿富汗仓促撤军所引发的非议正在令拜登付出沉重代价 。
固执己见还是缺乏经验?
8月22日,44岁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坦言,他并不清楚在阿富汗还有多少美国人和合法永居者等待撤离 。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给出的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说法,事实上与最近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或者国防部发言人科尔比能够提供的答案如出一辙 。他们的理由是,进出阿富汗的美国人并没有在美国大使馆进行完整的登记注册 。但问题在于,在根本不清楚“工作量”的情况下,凭什么要做出8月31日彻底“完工”的利落决定?
7月8日,也就是在白宫与来访的时任阿富汗总统加尼会面的13天之后,拜登公开发表关于结束美国军队在阿富汗行动的讲话,明确提出将8月31日作为完成撤离的最后期限 。随后,包含这个时间节点在内的撤军行动与计划,持续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不同声音来自媒体、来自军方,来自共和党,甚至也来自白宫内部 。从特朗普时代留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建议保留2500人的军事存在,拜登自己选择的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于完全撤军必然带来不确定后果的担心 。也有报道指出,沙利文和国务卿布林肯都向拜登阐述过撤军的风险性,但他们无一能说服这位颇具资历的高龄总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