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院子风水图解 农村风水桥设计图( 四 )


“廊桥是连接村民生活与信仰的公共空间 , 不少廊桥上都供奉有神龛 , 便免不了烧香 。今天很多古廊桥上 , 还常见插入缝的篾香 , 以祈求平安 。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告诉我 , 过去的香的燃烧力很弱 , 是不容易引燃建筑的 。但今天的香里往往可能添加助燃剂 , 便成了不容忽视的消防隐患 。”这位专家介绍 。
近年来一些廊桥成为乡村旅游的载体 , 它们被装饰上灯带等电子设备 , 这些电路的安全同样需要关注 。事实上 , 在万安桥失火的第二天 , 当地政府就立刻开始排查古桥梁、古建筑的安全隐患 , 拆除了这类灯具 。
历史上 , 廊桥毁坏之后重修重建并不少见 。有学者曾梳理过一些建在交通要道的木拱廊桥的历史 , 它们会以50—100年为周期频繁重建 , 重建原因最主要的便是火毁或水毁 。
现代技术是否能让其跳出“屡毁屡建、屡建屡毁”的怪圈?
近年来 , 廊桥迎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 此类隐患正变得越来越大 。福建工程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教授姚洪峰认为 , 在不破坏原有结构风貌前提下 , 布置烟雾报警器和内部防火设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 这可以避免村民和游客因在桥上抽烟而带来的隐患 。
“另一方面 , 考虑到文保单位多位于偏远山区 , 消防队伍不易到达 , 可考虑针对重点文保单位建设微型消防站 , 在第一时间处置火情 。”他说 。
在科技之外 , “守护人”同样不能缺位 。周芬芳建议 , 国家省市县乡形成常态化联动指导机制 , 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暗访相结合 , 加强管理巡查制度建设 。此外 , 由于廊桥多处山区偏远地区 , 日常保护需要尽量依靠群众 , 需加强地方村民的日常教育培训 , 开展定期防火意识宣传和救火演练 。
“守护人”也包括为廊桥建立档案的学者 。姚洪峰曾辗转福建省内多个廊桥 , 为它们进行测绘 。在国内 , 许多像他一样的学者和民间爱好者都在自掏腰包 , 乐此不疲地描摹那些深山老林中的廊桥 , 他们带来的宝贵测绘数据 , 让廊桥的“重生”成为可能 。姚洪峰希望 , 地方文物部门可以与这些民间团队一起 , 为每一座廊桥建立专属的档案 。
“对于廊桥爱好者而言 , 每一座桥的消失都像一位朋友的离去 ,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姚洪峰说 。
木拱廊桥之最
文|苏旭东
福建省宁德市现存木拱廊桥50余座 , 是全国木拱廊桥保存最多的地级市 , 被誉为木拱廊桥之乡 , 也是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实践核心区 。在这些木拱廊桥中 , 有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东北廊桥”11座 , 分别是屏南县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 , 寿宁县鸾峰桥、仙宫桥、飞云桥、升平桥、登云桥、杨梅州桥 , 古田县田地桥和柘荣县东源桥 。
最长的古代木拱廊桥——万安桥
万安桥位于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 , 原名龙江公济桥 , 俗称长桥 。桥长98.2米 , 宽4.7米 , 桥面至水面平均高度8.5米 , 五墩六孔 , 船形墩 , 不等跨 , 最大拱拱跨15.3米 , 最小拱拱跨10.6米 。遥望该桥形似长虹卧波 , 非常壮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