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意见:县城 多部门意见:县城新建住宅不超18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些人愿意在大城市安家,但也有人愿意在小县城里生活,那么小县城的住宅是怎么样的呢,据最新消息报道多部门意见:县城新建住宅不超18层,那么县城住宅建议不超过18层是什么原因,接下来大家就随见闻坊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多部门意见:县城 多部门意见:县城新建住宅不超18层

文章插图
多部门意见:县城新建住宅不超18层
建成区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六千至一万人,县城新建住宅以六层为主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 (采访人员丁怡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五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提出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 。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 。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 。
《意见》还提出,县城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 。鼓励新建多层住宅安装电梯 。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 。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 。
“我国不少县城消防车云梯高度在50米左右(约17层楼高),且地形、周边设施等可能导致实际抬升高度下降,限制县城住宅高度是保证消防安全的重要举措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刘燕辉说 。另外,相比低层住宅,高层住宅对二次供水、电梯等维护技术要求更高,且会增加相应成本 。
营造人性化公共环境方面,《意见》提到,严格控制县城广场规模,鼓励在行政中心、商业区、文化设施、居住区等建设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公共空间;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打造县城宜人的空间尺度;控制县城道路宽度,县城内部道路红线宽度应不超过40米 。
多部门意见:县城 多部门意见:县城新建住宅不超18层

文章插图
县城住宅以6层为主意味着什么?
近日,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提出,限制县城居住建筑高度 。县城居住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 。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 。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
从这个规定来看,限制县城住宅高度,主要是从消防能力方面考虑的 。也就是说,就现有大部分县城的消防能力来看,一些高楼一旦发生火灾,恐怕救援能力明显不足 。
对此,我是深以为然 。记得十多年前,我和一位大学教授就曾探讨过县城的建设问题,当时我就有一种观点,觉得县城不必要像一二线城市那样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县城就要有县城的样子,不一定要清一色地搞高楼大厦、宽马路、大广场 。
这样的一些符号,本来已经在大城市弄得“千城一面”,已经体现不出多少城市的个性 。今天,当我们走进每一座城市时,几乎都是一样的元素、符号,如果不能细细看到某些城市的标签文字,你是不知道,这究竟进入了哪座城市 。
县城的特点,本来是面积够、人口少,完全可以建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完全可以居住得更舒适、更宜人 。可是,我们发现县城里的房子也是高楼林立,从而导致人口密度过大,车辆十分拥堵,物业服务难以跟上 。这样一些大城市病,已经传染到了小县城,实在是不应该的 。
在不少官员或老百姓看来,或许高楼大厦、宽马路、大广场体现一个城市的大气与档次,的确看着不一样 。然而,仅从高楼大厦来讲,人口少而密不说,由此引发的电梯隐患、物业混乱,就是很大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