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画靠山图



泰山画靠山图

文章插图

(邹卫平)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望岳——刘罡山水画展”,2021年7月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 。事先收到刘罡先生发来的邀请函,因疫情等原因不能应邀晋京观展并参加这次专题学术研讨 。谨借用诗圣杜甫《望岳》诗句,与同好分享一下我对刘罡先生泰山主题系列山水画创作的一点粗浅感受 。
泰山画靠山图

文章插图

在我看来,刘罡先生从艺四十多年来探索研创泰山主题系列山水画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千年诗圣大哉问,齐鲁于今未了青 。泰山是全世界首个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宗庙社稷的标志,国泰民安的象征,家国情怀的载体和图腾 。祖籍泰沂山区的山东临沂,生长在泰山与黄河之间省会济南的刘罡,从青年时期就选定以“五岳独尊”的泰山作为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主体和母本,孜孜不倦、手摩心追,毋宁说是一个慧心明智的选择 。泰山的雄伟壮丽、人文厚重令画家折服心仪、虔诚尊崇,海岱文化圈的地域禀赋、人文气韵养育浸润并契合激励了画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说俗称“泰山雄、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峻、衡山秀”,其实山形地貌千姿百态、四季变化仪态万端的巍巍岱岳,集雄、险、奇、峻、秀、特、幽等为一体,这就为画家采风写生,打下“画为心象”的底稿提供了非常丰富而且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 。刘罡说:“关键是写生 。在济南生活的时候,有着非常便利的条件,一有闲暇,就开着车到泰山周围转 。泰山已攀登了无数次,其周围地方,一般人很少去 。有段时间,我就春夏秋冬不断地去泰山周围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转着写生 。”
正是泰沂山脉层峦叠嶂、结构多元的客观存在和丰富呈现,为笃志以泰岱为师作范的刘罡在从艺的青年时期就打下其坚实的“结构意识”根基和技法功底 。这可以说是他从事山水画创作生涯中平远“遥望泰山”的第一阶段 。
泰山画靠山图

文章插图

泰山画靠山图

文章插图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泰山画靠山图】天地造化不仅钟情于大自然的神秀美景,也往往不会辜负为实现梦想而不懈拼搏奋斗的人 。机遇垂青有备者 。由于刘罡在基层一线岗位工作时对山水画艺术的执著追求、勤奋创作、不断积累、佳作频出,在济南和齐鲁山水画界逐渐崭露头角 。终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如愿以偿地走上了美术专业岗位 。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上全方位锐进,成为人才辈出的济南画院的副院长、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刘罡不负这份“天时”赐予,已过而立之年肖牛的他更加焕发出拓荒牛般的“犟”劲,不分昏晓、只争朝夕的致力写生、埋头创作 。特别是在这一时期,走遍泰山山脉各具特色地段实景写生的频率更高了,创作成果也愈加丰硕 。诚如他自己所说“望岳和登山相比,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同的 。”
泰山画靠山图

文章插图

泰山画靠山图

文章插图

泰山之“神秀”,既在于其雄奇伟岸的景色,更在于其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蕴 。泰山是山中之“孔子”,是中华文化名山,也是道家文化的圣山 。以泰山为自己艺术创作“靠山”的刘罡,无论是在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就读进修,还是在日常创作实践中,在探索中西艺术理论的同时,也从未中断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泰山文化”“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的深入研学 。力求把人文泰山、阴阳黑白的太极理念等融进创作之中 。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刘罡凭借自己多年的书法功底(这在当今画届尤为可贵),以书入画,也有效助力了创作探索实践 。通过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特别是他千禧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齐风》画展中的巨幅作品可以看出,画家的“笔墨意识”愈加娴熟练达、自觉自如 。计白当黑,以简御繁,通过昏晓明暗的笔墨韵致在呈现自然四季变幻中之泰山形态张力的同时,也突显了人格化泰山形象的魅力 。可以说这是他艺术生涯中高远“仰望泰山”的第二阶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