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津沽宝坻出了一个有名的乡土诗人刘树桐(1846—1927) 。他赋诗多首,反对封建迷信和陋习,倡导移风易俗,在宝坻乡间传为佳话 。
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刘树桐曾先后三次参加清朝科举考试,依次考取秀才、举人,还被选为贡生,但面对晚清“风雨飘摇”、世风日下,他无心仕途,戴着“功名”一直在家乡宝坻三岔口村开办私塾,广招学童,潜心致力乡村平民教育,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 。刘树桐还特别喜赋诗词,一生写诗数千首,其中反对封建迷信和倡导移风易俗的诗篇较多,一些诗篇至今仍在传诵 。
刘树桐虽然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也获得了功名,但他不愿做一个腐儒 。由于受清末民初新思想、新事物影响,他对封建迷信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封建观念和封建陋习提出质疑和批评,甚至公开反对,并以诗歌的形式,予以揭露和讽刺 。
比如,妇女缠足,作为困扰妇女身心健康的封建陋习,刘树桐不仅持反对态度,而且倡导家中的后辈的女眷全不缠足 。在他的劝导下,原来已经缠足的几个儿媳,还将“三寸金莲”放成了“半大脚” 。为此,刘树桐专门赋诗,痛陈妇女缠足的危害,斥责强迫妇女缠足的弊端,伸张妇女不缠足和放足的好处:

文章插图
(缠足始于五代宫廷)
天足由天授,须访理逆天 。
吾人身欲健,妇女脚休缠 。
痛免金莲踏,灾除玉趾拳 。
现今苦海逃,撒放乐陶然 。
他还作诗——
鞋亏袜小供人观,骨痛筋酸只自怜 。
幸喜现今天足尚,及时撒放莫迟延 。
诗句通俗易懂 ,切中要害,对引导妇女挣脱封建陋习束缚,很具启发性和鼓动性 。
清末民初,“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虽然有所冲淡,但依然比较顽固,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较多 。刘树桐受新思潮影响,不仅反对男尊女卑,还提倡女童上学,认为女童应与男孩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求知识的权利和机会 。
他在诗中写道:“知能赋自天,男女本同然 。待教皆须教,休忘女少年 。”“坤道虽成女,同男一样生 。寄言人父母,休把女看轻 。”

文章插图
作为教师,刘树桐爱生爱教,并厌弃师道尊严,平时还经常用儿童易于接受的“顺口溜”或歌谣来教育学生 。这种“诗教”,一改沉闷、古板、保守的教风,对学生起到循循善诱的作用 。
对“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刘树桐认为这是江湖术士骗人骗财的把戏,他的诗歌对“风水先生”的讽刺入木三分:

文章插图
(风水师的重要工具--罗盘)
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 。
世间果有真龙穴,何不先谋葬乃翁 。
刘树桐还反对“厚葬”这一封建陋习,并提倡“薄葬” 。对于民间丧葬中焚烧纸钱和用纸仿制奢侈品来祭奠死者的封建迷信做法,他赋诗嘲讽,并告诫人们不要轻信和盲从那些虚幻的陋习:
高楼宝库哄愚人,百万金银假当真 。
久受困穷生世上,焉能死后做财神 。
刘树桐年过八旬后,身体每况愈下,曾用诗写下“遗嘱”,告诫子孙在他死后要简办丧事,不可铺张浪费:
去世真真苦海逃,无烦无恼等仙曹 。
炉中只插香三柱,鼎内休烧纸七刀 。

文章插图
(慈禧下葬)
他还写道:
- 乾字书法作品 乾字风水书法欣赏图
- 院里种香蕉风水好吗
- 师傅和徒弟的风水天赋一样吗
- 柴火跟煤气灶炒菜有差别吗 柴火灶和煤气灶风水区别在哪
- 房后有水池风水好吗 农村房后有水池风水好吗
- 鱼池风水车轮招财
- 小区不方正有什么风水 小院不方正风水怎么破解
- 属羊的人车里摆放什么比较好 车上放只羊的风水好吗
- 黑松露怎么吃
- 教师节的贺卡怎么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