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风水宝地图片大全( 二 )



用“贝灰砂”三合土筑成的潮汕民居,乔迁时粉面素黛,但在南方烈日暴晒和海风咸雨的侵蚀下,不久便满墙沧桑斑驳,黑黝黝地隐没在苍山暮霭中 。但远望粗糙质朴的潮厝,走近却是雕梁画栋,鸟革翚飞 。潮汕各宗族之间,往往在居屋的内饰上争奇斗妍,竞相绮丽,一般的宗族祠堂屋架就有“三载五木瓜,五脏内十八块花坯”的装饰,有钱的宗族还常请来二班艺人进行竞争,他们施工时,各自用布和竹蔑隔开,互不窥视,竣工之日才拆去遮挡,让族人评判,胜者名利双收 。潮厝装饰以木雕、石雕、壁画、嵌瓷为主,中有潮剧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鸟、虫鱼走兽,尽显潮人才艺及儒雅之气 。潮安彩塘金砂乡丛熙公祠门肚的一幅“渔樵耕读”石雕,就流传有“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傅”的故事 。石雕中一个头戴竹笠的牧童伏在牛身上,手捏一条双股相缠,长约十厘米,细如牙签的悬空的牛索,传说中激死三个师傅的就是这条牛索,据说这前两位师傅用了很长时间来雕刻它,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都在眼看快要成功时不小心弄断,令两个师傅十分懊恼丧气,背起包裹过番去了,直到第三个师傅用泡水细磨轻刮的方法才把它弄成 。潮汕“从厝式”建筑群体中的“四点金”的门面装饰,一般都“诗书画印”皆齐,厅堂彩绘以梁枋为主,素称“红楹蓝桷”,其中涂绘图画,题材不限,手法各异,或水墨彩绘,或“贴古板金”,或黑地泥金漆,有宋元花鸟画之遗风,明吴昌硕之写意;山墙上有源于楚地文化的“楚花”团花图案,古朴典雅 。在雕梁画栋之余,天井院落间又往往缀以池台竹树,寻常院落,在天井靠墙处,常砌有花斗,手栽几竿翠竹,一树红花(石榴花) 。剪春萝、状元红、菊花……依时而种,最是那一棚忍冬一缸红莲,含露摇曳,宛如娇羞的潮家小碧玉;大户宅第,庭前屋后,植一两株玉兰、龙眼,树荫下叠两三峰玲珑假山,挖一口小小莲池,山石间,花草点头,莲池上,熏风荷举,不求轩昂存幽雅 。

商品经济的浪潮拍打着潮汕海岸,也撞击着潮汕传统民居,暮霭中,潮汕“从厝式”民居苍老斑驳,已渐隐没于“花园式”楼群间,令人怅然低徊 。
作者:廖文燕
来源:潮阳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