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溶洞 广西巴马溶洞奇特之处


广西石灰岩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2%,广西的山美,广西的洞奇,巴马水晶宫便是其中之一 。
巴马“水晶宫”位于巴马县甲篆乡西北约10 千米公路边山坡路北侧,该洞以发育大量毛发状屈曲方解石晶体而闻名 。在广西,绝大部分溶洞主要发育各种各样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莲等等,也少量小溶洞发育“鹅管”与针状细晶簇之类,而呈屈曲状、不规则弯曲的毛发状细晶十分稀少 。

巴马溶洞 广西巴马溶洞奇特之处

文章插图
巴马“水晶宫”卷曲石
在巴马“水晶宫”中,却发育了大量的鹅管和雪白晶莹的毛发状细晶,尤其后者最多见,数量惊人且种类繁多 。它们中稍粗的似粉丝,细的似毛发或针簇,更细的竟像一朵朵棉花;这些坚硬的方解石晶体,不像钟乳石或鹅管那样笔直下垂,而呈不规则的屈曲、横向或向斜上方伸展、卷转甚至穿绕,完全不受地球重力的制约,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犹如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十分奇妙 。据现有资料,国内还没有类似的洞穴 。在广西,也只有个别溶洞有这类毛发状结晶体和卷曲石,如百色阳圩洞、凤山县的西西里洞均有,但数量很少 。
为何这些称为非重力状态下的结晶体会如此集中地分布在这一“水晶宫”内,这也是许多人试图解答的问题,也许在全面调查所有发现这类晶体的溶洞的特点、共性、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后,才可能作出相应的解释 。
摘编自《美丽广西》2019年第05期
文/傅中平
【巴马溶洞 广西巴马溶洞奇特之处】图/刘玲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