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戏球风水( 二 )


狮子戏球风水

文章插图
龙凤村古柏
石坑人对公王情有独钟,不仅体现在公王的数量上,前期组织各村摸底,全镇大大小小的公王达上百个,高山公王就有如燕山尾公王、铁山公王、苍龙寨公王、娘娘寨公王、朱婆嶂公王等等,这份热情也体现在对公王的日常管理上,有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公王,往往有专人打理,张罗日常,有点像宗族的理事操劳日常,但人员结构又复杂很多,因信奉和虔诚而同心同向的人聚在一起,庙中的香火会有人不断相续 。公王庙规模大的配有厕所、厨房、餐桌椅子等,家当一应齐全,做斋的日子摆上桌椅,叫上厨师就可以开火,有些公王一次能摆上10台 。在这里没有职业区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也没有地域之分,来了就是信徒,大家和和气气,有序忙着自己的仪式,主动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 。仪式一般比较简单,来人在供台摆上自己携带的果盘,为油灯添一些油,续上烛火,点上长香,然后鞠躬三次,或者跪在棉垫上,边朝拜边在口中许下愿望,最后是到门口的大香炉烧一些冥币 。有些游客只是双掌合拢鞠个躬以示尊重 。大多数信徒还会在功德箱里塞一些零钱,或者抽个签,心满意足后退去 。
狮子戏球风水

文章插图
水口公王
每次进村和巡山,我都会驻足看看各个公王的情况,主要是两个目的 。一方面看公王庙及周边有没有火灾隐患,线路有没有老、蜡烛会不会倒塌引起火灾风险、有没有配足灭火板把、灭火器和放置一桶一桶的水备用等等,我们对全镇的公王进行摸底造册,落实网格管理,把好重点时间关卡,就是为了护林防火的工作责任落实到点到人 。另一方面,一定规模的公王都会有热心人士勒碑彰善,可以从碑石上认识一些人,了解一些乡贤及家属亲友等关系,有利于了解民风民情,利于将来开展工作 。我在公王庙里一般不拍照,不拍照是对石坑民俗的一种尊重,按照村民的说法公王寺庙坟地不照相 。我有时还是会拍一些图片,拍下可能的火灾隐患,特别叮嘱村干部注意哪个方面的安全,我也会把芳名碑拍下来,在工作中不断认识群众时对上号,个别风景意境特别好的也会拍下来做“早安石坑”用图,以推广宣传石坑的点滴 。去到每处公王,我都会认真的查看,但我从来不会上香,按照风俗来说,上了这边的香,另外一个公王如果不上香,就是不敬,不如每个公王我都不上香,哪个山头我都不拜,哪个公王我都入乡随俗的尊崇而不过多于礼节仪式,也不是纯粹因为党员不能迷信的问题,应该是一种文化上一视同仁和思想上的尊敬,毕竟巡山时间也不容许,正如走访群众,每家每户他们热情的泡茶,有些贫困家庭陈旧的杯子开水简单一烫,杯沿还有黑黑的茶诟,自己还是会一饮而尽,以对他们热情的回应和尊重 。虽然很多时候是来去匆匆,但对他们的遍访和公王的走访两者道理一样,本来就是一种掌握情况和重视关心的表现 。
狮子戏球风水

文章插图
琴江公王与古榕
公王文化应该是源远流长的,客家地区都比较盛行 。从宋元到明清,客家人迁徙中长期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求心灵满足,解除一些困惑,便托付神灵设立公王,寄托神灵庇佑,祈求普渡一切困厄危难 。石坑的公王也已形成了石坑的一种民俗和文化,实质是石坑人民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与崇尚,心理上的一种祈祷和满足 。人们之所以建造公王,有些发起人是以梦而来,有些是因风水先生点化而建,还有些是本觉得建个公王可以庇护一方保平安,通过建公王、到公王庙上香崇祀求得庇佑,保全家身体健康,财丁两旺,捍患御灾 。建造公王一旦发起,很多热心人士都会纷纷解囊相助,比起捐资助学助困救济往往踊跃高效很多 。有些发起人善于组织动员,不仅建设进度快、资金到位快,而且很容易把周边道路绿化等附属设施的成本也一并凑齐凑足 。有些公王因为偏僻,基本没有路,但善男信女有逢山开路毅力和功成必定的决心,查看周边的情况,会对百年前先人们克服重重困难运送材料而建成感慨叹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