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风水经耄耋道人是谁


老阳按:伪满时期,东北虽然沦陷,但是东北的人们并没有,东北仍然涌现出很多爱国之人,即使在宗教界也不例外 。刘明哲道长(1904-1996),原名刘天禄,原籍辽宁省辽阳县,号北山道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代弟子,黑龙江省铁力市关帝庙原住持 。是一位仙风道骨、德高望重、道学渊博、弘法布教的玄门领袖,爱国爱敎、一生贫苦、著述立言、矢志不渝,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道教界、宗教界都交口称赞的高道仙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宗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出身寒门,皈依玄门1904年(清光绪末年),刘明哲道长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一贫苦农家 。其父给一家烧锅店(制酒作坊)当佣工,晚年因年老体衰被解雇回家,于是在辽宁老家生活日渐艰难,听说北大荒生计较容易,于是在1917年全家搬至铁骊(现黑龙江省铁力市),受到先来铁骊开荒种地的表兄李鹿峰的多方帮助 。刘明哲道长15 岁上高小,念了四年书,因无力升学,在家帮助其父务农,闲时学练毛笔字 。1929-1931年在铁力设治局和建设局工作,任雇员、股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一年,日寇侵占铁骊,委身图存,勉强生活 。1932年铁骊设治局改为伪满县公署,由于未能走脱,被改编为伪满职员,先后曾任行政股长、文书股长 。在任职的四年期间,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歧视欺诈、打骂凌辱,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满情绪日益加深,对救国图强的青年志向心灰意冷 。最后毅然辞去职务,决心出家为道,皈依玄门 。

玄门风水经耄耋道人是谁

文章插图
1936年在黑龙江铁骊关帝庙出家,入全真龙门派,道名明哲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镇边军在铁骊镇东岗街原五大营中营东北侧修建关帝庙,取名得胜宫,后改为松云观,作为镇边军统领、官兵朔望年节祭祀拜庙之处 。该庙规模不大,共有神殿三间,东西配房三间,庙内奉祀关羽、周仓、关平等神像,庙内有许多仪仗,如:金瓜,钺斧,朝天镫等等 。中日战争,镇边军开走后,1891年由龙门派道士马圆学住持,1912年(民国初年)由黑龙江绥化慈云宫刘永钟道长住持,1936年由刘明哲道长师叔于圆吉道长任监院 。是年,庙上一共有老道士4人,全在六十岁以上,刘明哲道长初到该庙,虚心好学,参学日常诵经功课和一些道教修行道理 。
(二)受戒登真、悟道成真由于参学认真,道学突出,1937年刘明哲道长被本庙推荐到沈阳太清宫受戒 。当时太清宫是东北第一丛林,属道教公有 。该庙建修于1665年(清康熙二年),其规模、组织制度与一般宫观不同 。负责人由道教中公选德能兼备之人担任,常住道众一百几十人 。当时该庙的方丈是纪至濦道长(或称纪至隐) 。他原在辽宁本溪湖市兜率宫出家,继承太清宫前方丈“能书能画更能诗,文采风流冠一时”的葛月潭律师的衣钵为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戒律师 。这次传戒在纪方丈传戒律师之下,还有三十多位大师,都是道教中名望较高的著名人物,来自全国各庙的求戒弟子共690余名,戒期100天 。
道教丛林传戒称为玄都律坛,这是道教中最大的吉祥道场,也是道教徒宗教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戒期中刘明哲道长先后学习道教一切仪范朝参礼序,谛听太上真经和深微妙理,拜受初真、中级、天仙三坛大戒,还拜会了道教中许多高人和云朋露友,使他进—步弘大愿力,增强了虔诚和信仰,尤其是对道教的宗教感情更加深厚 。
传戒分三个阶段:先传初真戒,其次传中级戒,最后传天仙戒 。除此以外,在整个戒期中每天三次上殿跪经,早晨开坛后先上殿朝参道教历代祖师及本坛律师、众大师 。上午学习演礼,下午讲授道德经,晚间止静后归堂自由静坐 。凡上殿、入坛,回堂、用斋,都有道师随班指引和领导,必须班次正齐,不容紊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