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摄像头里,看见一个微缩农村( 二 )


母亲觉得有了摄像头后 , 院子里的一切都不必再忧心 , 连带着对邻居的态度也好了起来 。
她甚至喜欢上通过摄像头和女儿们对话 , 以至于连手机都不太接了——母亲有一部老人机 , 但她偶尔会忘记给手机充电 , 也不知道怎么拨打 , 只会在铃声响起时接一下 。
并且 , 母亲有了新的习惯 。 以前吃饭是在堂屋的桌子上 , 在摄像头装起来后 , 母亲总是端着碗 , 坐在廊檐的小马扎上 。
对小梅来说 , 摄像头最初装上时带来的体验也是新奇的 。 一个摄像头可以连接三部手机 , 这意味她和姐妹们可以随时随地切入母亲的生活 。 有时候 , 快到午饭时间时 , 是大姐在摄像头里问:“妈 , 你中午吃什么?”
这时候 , 只要母亲在摄像头声音能传到的地方 , 她就会很快地跑过来回答 。 偶尔久久不见母亲的回音时 , 小梅会左右滑动手机端APP里的按钮 , 来隔空操控摄像头 。
是的 , 这个摄像头号称可以360度旋转 , 它可以环顾母亲的院子 , 往西可以看到厨房锅台 , 往东可以看到院子里的自来水池 。
环顾一整周看不见母亲时 , 小梅就知道 , 她应该是去菜园 , 或是村上邻居家了 。
02
习惯好像没法一下子改掉
新鲜过后 , 热情是有限的 。
摄像头装上不到一个月 , 小梅和姐妹们打开画面的频率就从一天十几次 , 变成了几天一次 。
但即使这样 , 母亲回应摄像头的速度也仍和最初一样 , 只不过 , 母亲不再会一听到声音就跑到摄像头正下方了 。 她知道在院墙高处的这个灰色机器 , 足够装下整个院子 , 只要她不进房间 , 女儿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在干什么 。
不仅仅是母亲 , 小梅和姐妹们也适应着摄像头带来的种种变化 。
比如 , 原来母亲一个人的时候 , 也会不愿意做饭 , 甚至经常会泡一碗泡面凑合一顿 。
比如 , 母亲原来是这么孤独 , 1点钟切进来 , 她坐在廊檐上 , 三点钟切进来 , 她还坐在廊檐上 。
比如 , 母亲有时候真的有些固执 , 前一天吃过的荤菜 , 第二天在吃 , 第三天也在吃 。
这时候 , 小梅就会在屏幕里干着急 , 她一边呵斥母亲不要吃剩菜 , 以防把肚子吃坏了 , 一边威胁母亲 , 自己会去告诉大姐 , 让大姐来「主持公道」 。
就这样 , 高悬在院墙上的这颗摄像头 , 嵌入了小梅、母亲和姐妹们的生活 。
直到有一天 , 小梅透过屏幕看到母亲摔在了院子里 , 却半天起不来时 , 她开始明白 , 这颗摄像头带来作用和改变其实非常有限 , 她并不能像她的声音那样 , 可以立刻冲到母亲身边 。
她看着母亲摔在地上 , 撑半天撑不起来却又不断挣扎时 , 心慌又着急 , 她觉得这下子完了 , 一定是摔坏了哪里 , 再动下去说不定要出大问题 。
直到她切出屏幕 , 找到村里邻居的微信 , 拨了一个语音电话 , 让邻居去院子里看一下母亲时 , 那种心慌才缓了下去 。
虽然最终母亲并没有摔坏哪里 , 但小梅对此记忆犹新 , 也后怕非常 。
她觉得不能再让母亲独居了 , 但她又没办法将母亲接过来 , 她和丈夫人至中年仍在外打工 , 还要靠公婆照顾孩子 , 大姐和二姐 , 一个住在女儿家照顾月子 , 一个离了婚 , 做服务员住在员工宿舍 , 如何分得出手来照顾七十多岁的母亲呢?
后来 , 姐妹三人合计了一番 , 决定将母亲送去镇上一年前新开的养老院 , 那里虽然费用略有昂贵 , 但一日三餐有供应 , 还有护工擦洗 , 母亲还能和同龄人聊聊天 , 散散步 。
母亲被送去养老院后 , 小梅偶尔还会打开摄像头 , 虽然画面里不再有人了 , 但习惯好像没法一下子改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