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摄像头里,看见一个微缩农村( 三 )


这时候 , 她就会想起母亲 , 想起在摄像头刚装上时 , 她如何费劲地和母亲解释自己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帮她看着院子 。
03
留守家庭的法则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曾测算 , 2020年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为331亿元 , 其中 , 家用摄像头市场率先步入成熟期 , 仅2020年中国出货量就达4040万台 。 同时 , 它有助于缓解社会治安管理压力和家庭内部长幼抚养焦虑 。
事实上 , 不少农村留守家庭 , 都装上了智能摄像头 , 而相比城市家庭对摄像头安全、隐私、清晰度等种种性能方面的考量 , 农村家庭的诉求要简单地多 , 清晰度足够的情况下 , 要尽可能地便宜 。
所以 , 王春来家的摄像头是他从电商平台上买的 , 这款月销3万+的摄像头 , 特价款只要99元 , 还是1080P的 。
但王春来没有选择特价款 , 他买摄像头是为了每天看着上小学的儿子回来写作业 , 但家中是老人带孩子 , 此前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 特意将家中宽带拔了 , 但由于没有宽带 , 就只能买199元的4G版本 。
摄像头刚装好时 , 王春来和妻子每天一下班 , 就会打开摄像头 , 等待儿子出现在画面中 。
妻子在看到儿子放学后 , 会闲聊一会 , 比如奶奶在干嘛 , 放学了饿不饿 。
但如果是王春来先和儿子对话 , 第一句肯定是先把作业写了 。
儿子在上四年级 , 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 用农村的话来说 , 是「狗都嫌」的年纪 。 所以 , 也是被老师紧盯的问题户 , 不是作业漏写 , 就是错的太多 , 要么就是作业本丢了 。
在被老师打了几通电话后 , 王春来决定给家里装一个摄像头 。 他和妻子在外务工 , 大女儿读书好 , 在念大学 , 而这个小儿子在念书上似乎还没有通窍 , 无奈之下 , 便在工友的推荐下 , 想着通过摄像头来盯着儿子写作业 。
摄像头刚装上那几天 , 儿子挺老实 , 放学回来 , 便搬个凳子写作业 。
但没两天 , 这个小学生便发现 , 隔着镜头 , 父母的威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 于是 , 他便开始了和摄像头的博弈 , 一会说题目不会做 , 一会在那打马虎眼 , 说作业忘教室了 。
有一次 , 王春来在隔着镜头跟儿子解释了三遍数学应用题 , 儿子还在打岔时 , 他终于忍不住发火了 。
他在镜头这边 , 按着麦克风愤怒地数落着儿子 , 甚至以过年回家不给儿子带玩具做威胁 。 在镜头那边 , 儿子将头埋在了臂弯里 , 一句声儿也不出 。
老人家见气氛不对 , 一边劝这边的孙子 , 一边安抚摄像头那边的儿子 。
最后 , 这场教学以王春来的惨败吿场——他实在没信心继续教下一题了 。
虽然这个摄像头号称有「3MP」清晰度 , 但并不足以让王春来看清儿子作业本上的应用题 。 而继续让儿子对着摄像头念出不会的应用题 , 他再把题目记在本子上 , 然后再对着摄像头给儿子解释一遍——又太繁琐了 。
几次实践后 , 王春来不再为难自己 , 也对儿子的学习开始坦然 。 「两个孩子嘛 , 有一个读书好了 , 另一个不好也正常」 , 他这样安慰自己 。
而那个摄像头 , 在不承担监控儿子做作业的重任后 , 也开始显示出高科技的好来 。
家里那个老人机并不能看到孩子的样子 , 但有了摄像头后 , 他能随时随地切进画面 , 而儿子 , 只要一听到摄像头有声音响起 , 就会扑过来一边喊爸爸妈妈 , 一边叽叽喳喳分享今天在学校里的种种小事 。
04
摄像头里的日与夜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 , 在2017年 , 我国监控摄像头布局最多的两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和杭州 , 每一千人分别有59个和46个监控摄像头 , 分布到二线和三线城市 , 人均监控摄像头普及率不超过10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