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作用达到治病目的 。有着独特的通经脉,调气血,泻实补虚作用,那么胃疼针灸哪个位置呢?
胃疼针灸管用吗
胃疼针灸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针灸治疗就是根据辩证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 。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借以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祛邪散瘀,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尤其擅长于对疼痛的治疗 。
胃疼针灸辩证选穴治疗
方法1
肝气犯胃:取中脘,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用泻法 。
肝胃郁热:取中脘,足三里,内庭,行间,针刺用泻法 。
肝郁脾虚:取中午干,足三里,期门,胃俞,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
气滞血瘀:取内关,血海,公孙,膈俞,足三里,中脘,针刺用泻法 。
【胃疼针灸哪个位置 胃疼针灸管用吗】脾胃虚寒:取脾俞,足三里,胃俞,中脘,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 。
胃阴不足:取中脘,足三里,胃俞,三阴交,针刺用补法 。
方法2
肝气犯胃:内关,中脘,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用泻法 。
脾胃虚寒:脾俞,足三里,气海,中脘,内关,公孙,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 。
方法3
肝气犯胃:足三里,期门,内关,阳陵泉,针刺用泻法 。
饮食停滞:中脘,足三里,天枢,气海,针刺用泻法 。
寒邪犯胃:中脘,足三里,关元,公孙,神阙,灸神阙,关元,余穴针刺用泻法 。
胃疼经验选穴治疗
方法1
主穴:足三里,中脘 。
配穴:肝气犯胃加内关,公孙;脾胃虚寒加膈俞,肝俞,脾俞,胃俞 。
针法:亳针直刺,留针20分钟,肝气犯胃证用泻法;脾胃虚寒证用补法;隔日治疗1次,2周为一个疗程 。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弱,气滞胃痛 。
方法2
主穴:胃俞,中脘,梁丘 。
配穴:胁痛加阳陵泉;急性胃炎加公孙 。
针法:快速进针,用泻法,每隔五分钟捻针1次,以增强针感 。
作用:止痛止呕,适宜于各种类型的胃疼 。
方法3
取穴:合谷,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 。
针法: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利于患者1侧,按上述先后顺序揉按,逐渐加压,使有酸麻胀痛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然后针刺合谷,足三里,中脘穴,得气后留针40分钟,并加艾条温和灸,每隔10分钟行针1次,起针后嘱咐患者取侧卧位,在脾俞,胃俞穴拔罐15-20分钟,除罐后按揉脾俞,胃俞穴片刻 。
作用:缓急止痛,用于胃寒或脾胃虚之胃痛 。
方法4
取穴:内庭,足三里,中脘,行间 。
针法:快速进针,用泻法,每隔5分钟捻针1次,以增强针感 。
作用:疏肝泄热,和胃止痛,适宜于肝胃郁热型的胃疼 。
方法5
取穴:足三里,中脘,内关,期门,太冲 。
针法:快速进针,用泻法,每隔5分钟捻针1次,以增强针感 。
作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用于肝胃气滞型的胃疼 。
胃疼灸法治疗
方法1
主穴:足三里,中脘,梁门 。
配穴:肝气犯胃加太冲,食滞于中加胃俞;寒邪犯胃加合谷;瘀血阻滞加内关 。
方法:每日施灸1次,每穴3-5壮,亦可艾条悬灸,7日为1个疗程 。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适用于脾胃失和,气滞胃痛 。
方法2
主穴: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内关 。
配穴:便溏加天枢 。
方法:每日施灸1次,每穴3-5壮,亦可艾条悬灸,10日为1个疗程 。
- 胃疼拔罐的位置图片 胃疼拔罐拔哪里
- 紫薯和红薯哪个好 紫薯和红薯哪个更减肥
- 胃疼按摩哪里会缓解图 胃疼按哪个穴位
- dd霜和隔离霜哪个先用
- 柠檬和橙子哪个vc含量高 你吃对了吗?
- 便秘拔罐哪个部位 便秘拔罐拔哪里图片
- 痛经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拔火罐可以治痛经吗
- 空腹喝冰水胃疼怎么办 教你4招快速缓解胃疼
- 失眠拔罐在什么部位 失眠拔火罐哪个位置图
- 蜜柚和沙田柚哪个好吃 沙田柚和蜜柚哪个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