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啥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法定节假日之一,中国人讲究在什么时候吃什么食物,端午节吃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大家都知道的饮食习惯 。
源于公元前340年时,楚国一位叫屈原的政客在面临亡国之痛时,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自尽,一开始是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变成了纪念 。
雄黄酒
雄黄酒是中药材,也是端午节传统饮食中很重要的一环,每年农历初一的时候就会将酿造好的雄黄酒放在室外晒太阳,一直晒到初五,等到中午的时候吃粽子、饮雄黄酒 。
咸鸭蛋
咸鸭蛋是端午节必吃的一道食物,每年端午的时候,家里的餐桌上总有一道咸鸭蛋,优质的咸鸭蛋蛋壳发青,但是内部的蛋黄金光闪闪、咸香四溢,非常好吃 。
茶叶蛋
端午节吃茶叶蛋是江西南昌特有的饮食习惯,也有吃盐水蛋的,蛋的种类有鸡蛋、鸭蛋、鹅蛋等蛋类,人们在蛋壳上面涂上鲜艳的红色,寓意平安,是一道非常健康的端午饮食 。
黄鳝
端午节的时候,除了传统食物,还有时令生鲜,端午时分是一年之中最适合吃黄鳝的季节,此时,黄鳝的肉质最嫩,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所以,端午节的时候,大家也可以食些黄鳝,帮助保健身体 。
大蒜
在不少省份都有端午节时吃大蒜的饮食习惯,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家庭中的女主人就会将鸡蛋、艾叶和大蒜放在一起煮,早餐的时候就将这些食物统统吃掉,具有极佳的养生保健作用 。
打糕
打糕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庆祝端午节时会吃的食物,此时,人们欢聚在一堂,吃起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既能补益身体,而且还增加了节日欢聚的气氛 。
煎堆
在福建的晋江地区有端午节吃煎堆的习俗,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红薯粉和其他配料一起调制而成的综合物,这个饮食习惯,自古时就有了,有很深远的饮食渊源 。
鸡蛋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
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
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
吃油糕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 。
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 。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
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 。
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 。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 。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
糖枣糯米饭
端午节,纳西族要吃糖枣糯米饭 。
糯米饭能温补脾肺、补虚寒,而且糯米会有糯米素,含有不少的维生素,大量的磷质、钙质、铁质、蛋白质及脂肪,更加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血 。所以要特别注意,有糖尿病的人不宜进食 。
吃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 。
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 。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 。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