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一旦发作起来 , 特别要命 , 又不想经常吃止痛药怎么办呢?有说法称针灸有止痛功效 , 那么牙痛针灸扎哪里?
大杼穴
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 , 旁开1.5寸 。
刺法: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 , 穴位常规消毒后 , 快速斜刺入皮肤0.5-0.7寸 , 然后先慢后快 , 提插捻转 , 待患者有针感后 , 接电麻仪两极于针柄上 , 开机调频率和波型 ,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 每间隔5分钟停电1次 , 留针30分钟 , 在无针或患者畏针时 , 可用双手拇指尖压迫穴位 , 使患者有酸麻 , 胀 , 重感 。
点评:大杼穴是太阳膀胱经穴位 , 联络肾脏 , 肾主骨 , 齿为骨之余;另大杼为八会穴之骨穴 , 是骨精气会聚的地方 , 电针使气血运行通畅 , 通则不痛 , 症状自然消失 。
内庭穴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
刺法:取坐位或仰卧位 , 只取牙痛对侧的内庭穴 , 用长13毫米亳针针刺捻转提插有较强的针感 , 同时嘱咐患者按摩患牙或上下牙作咀嚼食物状 , 留针15-20分钟 , 针毕 , 用三棱针点刺该穴 , 放血3-10滴 , 一般治疗1次 , 最长3次 。
点评:内庭是胃经荥穴 , 属水 , 刺激内庭穴有以水抑火之功 , 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泻热之功 , 二者相结合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 从而达到止痛功效 。
太溪穴
定位:足内踝尖正中微凹陷处 。
刺法:左痛取做 , 右痛取右 , 一侧不效者可双侧取穴 , 用13毫米亳针垂直进针 , 刺至骨面后手不离针 , 不断捻转行气 , 持续5-10分钟 , 5-10分钟 , 行针时患者可感觉足内踝部有酸胀 , 重麻感 , 不少患者自觉有一股热胀感自足踝缓慢向上 , 停留在膝关节部 , 也有少数患者热 , 胀感在膝部停留数分钟后继续上行至躯干 。
【牙痛针灸扎哪里 牙痛针灸怎么治疗】点评:中医学认为 , 肾主骨生髓 , 齿为骨之余 , 若肾中精气不足 , 则牙齿枯槁易于松动 , 若肾阴不足 , 则不能上濡牙齿 , 虚火上炎 , 熏灼牙龈而至疼痛 , 太溪位于足内踝尖 , 内踝乃足少阴肾经所环绕 , 其脉络“当踝后绕跟 , 别走太阳” , 针刺太溪可以起到鼓舞生气 , 益肾天井的功效 , 使牙齿得肾气充养 , 水壮则火自消 , 牙痛速止 。
太冲穴
定位:在足背侧 , 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 。
刺法:取患侧足厥阴肝经太冲穴 , 常规消毒 , 捻转进针0.8-1.0寸 , 风火牙痛用泻法 , 虚火牙痛用先泻后补法 , 每10分钟行针1次 , 留针30分钟 。
点评:太冲既是肝经之腧穴 , 又是原穴 , 肝肾同源 , 刺激太冲不但有疏肝理气 , 通络活血之功 , 又有滋肾养阴 , 柔肝缓急之能 , 尚有祛风解痉 , 泄热消肿之功 。
合谷穴
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 , 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
刺法:患者坐位或平卧位 , 取对侧合谷穴 , 常规消毒 , 针尖略向上斜刺0.16-0.24厘米先捻转弱刺激2-3分钟 , 然后上下提插轻捣10分钟左右 , 再以强刺激大幅度捻转1分钟 , 如患者感到有强烈的酸 , 麻 , 胀感向上臂传导为佳 。
- 针灸对肩周炎有效果吗 肩周炎针灸部位图片
- 针灸对乳腺增生有用吗 乳腺增生针灸哪些部位
- 失眠针灸哪里最好 失眠针灸治疗方法
- 落枕针灸有用吗 落枕针灸哪里
- 嘴唇上长泡可以扎破吗 谨慎!扎破或可造成感染!
- 针灸治便秘有效果吗 便秘针灸哪里
- 耳鸣针灸的位置图片 耳鸣针灸有效果吗
- 坐骨神经痛针灸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 胃疼针灸哪个位置 针灸治胃痛是哪里最好
- 针灸可以治荨麻疹吗 荨麻疹针灸治疗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