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介桥村 分宜县介桥镇风水布局


毓庆堂宗祠俗称介桥严氏宗祠,位于江西新余市分宜县分宜镇介桥(又名介溪)村,这里地处袁岭东麓,南隔仙女湖与钤山相望,分宜文竹铁路在村南通过,介溪水环绕村北,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介桥村现有人口3000余人,其中95%以上为严姓村民,是明嘉靖首辅严嵩故里 。2009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

分宜介桥村 分宜县介桥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据新版《介桥严氏族谱》记载:毓庆堂宗祠是严嵩高祖父的父亲严仲恭所创(严嵩为严仲恭的来孙),建造时间大约是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
分宜介桥村 分宜县介桥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毓庆堂宗祠位于介桥村庄北面,坐南朝北,上下三进,砖木结构,明清建筑风格,东西宽13.8米,南北进深40米 。两侧砖墙顶部构有三级垛子 。背倚袁岭逶迤之余脉,面朝水十余里外之笏峰 。祠堂门前,由西往东南修建有围绕着半个村庄的水渠,被称为玉带水 。祠堂西北和东北各有几口水塘,水塘外延和祠堂的正前方是大片农田,介溪由西往东流过,灌溉村前2000余亩耕地 。祠堂门前平坦舒展,视野宽广,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 。
分宜介桥村 分宜县介桥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走近毓庆堂,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祠堂前的轩廊,轩廊前两根屋柱上镶嵌着一对木雕狮子,两柱书有“介水流长连绵甲第金瓯固;笏峰俊秀璀璨人文玉树芳”楹联 。此联为清康熙大学士朱轼所撰 。祠堂建有三扇厅门,正中宽大,两侧略小 。正大门的上方悬挂“方伯世家”金匾 。门两侧的木柱上有:“春风先到藩侯第;瑞色平分宰相家”对联 。轩廊内的上方分别挂有进士、选贡、优贡等八块匾 。
分宜介桥村 分宜县介桥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毓庆堂上下三进 。依次排列为前栋(第一进)、中栋(第二进)和上栋(第三进) 。前栋比较宽阔,墙梁上挂有历史名人赠的十余块匾,如观文殿大学士江万里的“瞒腹经纶”,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杨椿的“刚正清慎”等 。前栋与中栋之间有天井连接,天井两侧有二级台阶可进中栋 。前栋临天井有两屋柱,柱上端各镶有木雕大象,柱子对天井配有“创始承运青史绵继父子宰相;累业开基宪书铭传昆裔世家”对联 。
分宜介桥村 分宜县介桥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中栋东西各建有一间厢房 。中间有一个天井,厢房的柱上端镶嵌一对木雕鹿 。柱上的对联是:“袁岭苍云介溪清浪书此江山矜节志;松堂皓月鹤径岚烟寄其天地忘机言” 。中厅正门上悬挂有嘉靖皇帝手书“黄阁元辅”匾 。在天井屋柱横梁上挂有三匾,分别是嘉靖敕封的“命隆三世”,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本的“玉堂金马”,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爵高躬璧” 。另有四块进士、举人匾挂厢房对厅横梁上,与“黄阁元辅”并列东西各挂有“升平人瑞”“运筹帷幄”匾 。中厅中门两侧屋柱上配有“溪回介水源源出;花满笏峰得得开”对联 。
分宜介桥村 分宜县介桥镇风水布局

文章插图

中栋与上栋之间也有一口天井,天井两侧有三级台阶登上栋 。天井四周墙梁上悬挂八匾:中进对后天井中门上悬着“八世一品”匾,上进对天井的横梁并列三块匾额,分别是钦命考试官杨廷和张元桢为严嵩立、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行俭为严孟衡立、太仆寺少卿李日华为严云从立的进士匾 。下进对后天井中间两屋柱上的对联是“几道长留天演论;介溪永驻钤山堂” 。上进临天井两屋柱上端雕有木龙,柱联是“剑阁军声新奋武;沧浪诗派旧知名” 。中栋与上栋两侧墙东西各开一洞双扇门通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