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刮痧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怎么康复( 二 )


治法:
用刮痧法 。第1组先指按面部水沟穴、然后刮腋窝极泉再刮上肢曲池至外关,刮臀部环跳、下肢内侧三阴交及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足部太冲穴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变 。每日1次 。
第2组先指按水沟穴,再刮腋窝极泉,然后刮下肢曲池至外关,刮臀部环跳及下肢内侧阴陵泉、三阴交,最后从下肢外侧阳陵泉刮至丰隆穴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 。每日1次 。
第3组先点按面部水沟穴,然后刮腋窝极泉,刮上肢曲池,并点按劳宫穴,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然后刮臀部环跳及下肢风市、上巨虚、丰隆穴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 。每日1次 。
第4组先点按面部水沟穴,然后从腹部中脘刮至气海,再刮上肢极泉、曲池,刮下肢臀部环跳及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从下肢外侧阳陵泉刮至足三里 。用平补平泻法,刮至欲现痧痕为止 。每日或隔日1次 。
第5组先点按面部水沟穴,刮背部肾俞,然后刮上肢极泉、曲池,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太溪、照海,刮臀部环跳及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足部太冲穴 。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止 。每日或隔日1次 。
主治:
中风(中经络)(第1组主治肝阳暴亢型,第2组主治风痰阻络型,第3组主治痰热腑实型,第4组主治气虚血瘀型,第5组主治阴虚风动型 。
随证选用,用之多效 。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六
取穴:
分3组:一为水沟、合谷、内关、风池、太冲、涌泉;二为水沟、十宣、丰隆、合谷、天突;三为水沟、十宣、足三里、气海、丰隆、天突 。
治法:
用刮痧、放痧法 。第1组先用力点按面部水沟穴,然后重刮后头部风池,再刮上肢内关、合谷,最后重刮太冲、海泉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 。每日1次 。
第2组先以重手法点按为沟穴,然后刮颈部天突,再刮上肢手部合谷,放痧十宣穴,最后重刮下肢丰隆穴 。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 。每日1次 。
第3组先点按水沟穴,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腹部气海,放痧十宣,最后重刮下肢足三里至丰隆穴 。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微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
主治:
中风(中脏腑闭证)(第1组主治风火闭窍型,第2组主治痰火闭窍型,第3组主治痰湿蒙窍型) 。
随证选用,用之多效 。十宣穴放痧,即用三棱针点刺各出血少许 。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七
取穴:
太阳、印堂、颧髎、下关、颊车、天宗、肝俞、肾俞、尺泽、曲池、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膝眼、解溪 。
治法:
用刮痧法 。先点揉面部的太阳、印堂、颧髎、下关、颊车,再刮背部的天宗、肝俞、肾俞,然后刮上肢部的尺泽、曲池、合谷,最后刮下肢部的环跳、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膝眼(点按)、解溪 。依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 。
主治: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
临床验证有效,若配合药物内外治疗,可提高疗效 。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一、刮痧前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 。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 。尽量少暴露皮肤 。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 。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