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刺骨”、“吞狗”两个词,笔者竟然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道这两个词怎么写 。遂将能想到的同音字组合,变幻成多组读音相同的词,在词典里均无踪迹可循,万能的“度娘”也没有办法 。可叹的是,双狮沟土生土长的人也无人能写能解 。
清光绪年间,上边沟吴氏族人自筹资金,在今古井塆塆口建了一个石头塔 。据八十多岁的老支书王书成描述:塔身三丈多高,三层,六面,六檐,由塔基到塔尖逐渐缩小,圆尖顶,直指天空 。

文章插图
下边沟吴氏族人对此非常不满,认为是上边沟故意修建此塔,用来镇压他们,破坏下边沟风水的 。多次交涉未果,一天深夜,下边沟派了几个胆大的族人,用竹竿将塔顶的帽尖给捅了下来 。上边沟第二天发觉后,又将帽尖恢复原位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下边沟觉得这样疲于较量不是根本办法 。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于是,下边沟也捐资,在吴家塆上塆口正对塔身的地方,用石头建了一座“吞狗” 。
据王书成回忆:此建筑高有一丈多,形似牌坊,只是没有门洞,摆开的八字就像一张大嘴,大有要把上边沟的“刺骨”吞掉之势,以此化解“刺骨”的煞气 。
上边沟的老支书吴其甫只记得老人们说过,“刺骨”是老祖宗用来烧纸的 。笔者忽然联想到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介绍过古人常常敬字,写过字的纸不会乱扔乱毁,需要到专门修建的塔里焚烧 。经查证史料,才知道这种专门用以焚烧字纸的塔叫“字库” 。
字库,四川叫“字库塔”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的,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 。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了 。古人有自然神崇拜的渊源,先人对文字很敬畏,有“敬天惜字”的独特习俗 。
于是,焚烧字纸就变得非常的郑重,不但有专门的礼仪,还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于是“字库塔”就应运而生 。人们认为文字是古圣贤心迹,因此字纸不可秽用,而应该羽化成蝶 。而糟蹋字纸会得罪神灵,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 。小时候村里有个冷玉阶老先生曾经教育我:“轻贱字纸会瞎眼睛,秽用字纸会生疮害病 。”

文章插图
这就从一种道德的角度来约束和引导了人们的思维,发展为对字纸的尊重,其实也就是对文化的一种尊崇 。从而也推动了字库文化的发展,捍卫了字库的千年存在 。
双狮沟的建塔者本意是怜惜字纸,崇仰先贤,更期待族中子弟能求取功名,光大门庭 。而穷乡僻壤之地,竟无人能解其意 。一说“字库”,音同方言 “刺骨”,加上历来上下沟两房之间的攀比、恩怨,上边沟的做法让下边沟疑窦丛生,觉得上边沟修塔意在镇压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故做出许多鲁莽行为,甚至不惜重金修建“吞狗”,以解“凶险” 。
根据下边沟老人们对“吞狗”形状的描述——似牌坊而无门,八字形像嘴,通过查找史料,应该确定为“照壁” 。
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一般是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 。
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而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所以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 。另一说法,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又称“影壁”或“屏风墙” 。
照壁是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必有的一种处理手段 。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 。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 。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 。
- 猪小肚的营养价值
- 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可以一起吃吗 怎么吃、吃多少也是有讲究的!
- 什么水果能化痰止咳 梨、荸荠、杨桃来帮忙!
- 胸闷头晕恶心是怎么回事
- 净化血液的食物 这些食物要常吃
- 蜂蜜柠檬水用什么蜂蜜比较好 槐花蜜、枣花蜜、紫云英等
- 玄武上乘风水宝地是什么
- 如何养肝 养肝全攻略
- 果酒有多少度?果酒的保存方法?
- 如何醒葡萄酒?中国葡萄酒都有哪些品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