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狮沟的来历
双狮沟位于方家镇以北甘泉村,地跨6、7两社 。2007年合村前,6社属于老甘泉村9社,7社属于老小桥村1、2社 。沟头至后边山脚下,沟口至甘泉河 。纵深近两公里,沟窄处约400米,宽处约800米 。
面对沟口,沟头望不到沟尾 。左边是小坟山、马桑坪、马儿山、尖山顶、油坊山、一把米山、罗儿山、大山、野猫山、长山埂;右边是庙儿山、灯杆山、苏家山、鹰头山、王家山、钟家山 。
“双狮沟”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
一种是沟两边各山有垭口相连,连绵蜿蜒,就像两头舞动的雄狮,时刻护卫着深沟,以及沟里沟外上千亩良田和人家 。
另一种说法,上边沟庙儿山脚下有两头大石狮子,居高临下,守望着一沟一水人家,故名“双狮沟” 。
山与山之间通过坳口错综相连,三、四座山相围处,又形成八大塆:梨儿树塆、窄边塆、上边塆、古井塆、吴家塆、廖家塆、李家塆、钟家塆 。毎个塆聚风生水,形成天然的港湾,被人们奉为居家旺财的风水宝地,古往今来,都有人家时代居住 。
由于沟身纵深长,合村前地跨了两个村,又分属两个生产队,所以双狮沟又分成上边沟和下边沟 。另一说法,两个生产队分别是吴氏其中两房后裔各自聚居之地,所以自古以来,以上边沟和下边沟来区分 。
元方公路从上边沟穿过,又将上边沟一分为二 。
解放前,元方路是方家过元通、板燕、高家上成都的茶马古道 。80岁左右的老人还记得解放前后,每天有马帮经过 。还是孩童的他们,经常跟着马匹的屁股追撵,乘赶马的人不注意,去扯马尾巴,或者打马屁股 。嘴巴甜的,有时还能跟马帮的人讨点吃的 。
1958年元方土公路基础建成,此路上开始出现汽车 。
有个笑话流传至今——刚通车后的某一日,一辆摩托车经过双狮沟 。摩托车马达轰鸣,一群狗非常好奇,竞相追撵吠叫 。司机不胜其烦,回头吼道:狗撵摩托,不懂科学 。
此话被一直流传下来,常用来讽刺那些坐井观天却自以为是的人 。
自此,马帮很快消失,除了偶尔来到方家镇的马戏团,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马匹 。马帮,成了老年人一段美好的记忆;马脖子上的铃铛声,时常回响在他们的梦境里 。
上世纪七十年代,土公路铺成了石子公路;本世纪初,又改造成水泥路 。昔日如长龙一般的踏踏马队,变成了今日川流不息的隆隆车辆 。
如今,简蒲高速出口距离双狮沟只有两公里之遥,双向四车道的板方公路(板燕乡至方家镇)建设已经启动,一条新的快速通道将替代元方公路,就像一条洁白的哈达,在双狮沟的脖子上列列飘舞 。
一条无名小河从上游潺潺而来,穿过小龙桥进入方家镇双狮沟境内,便有了她的名字——甘泉河 。甘泉河从沟口流过,人们在此修建周家堰,囤一汪清水,滋养一沟灵气,灌溉一方田地,养育一塆人家 。
70年代,人们还在用水车从周家堰里踩水,从下田翻到上田,从下沟翻到上沟 。人们战天斗地,场面非常壮观 。一说起这件事,经历过大集体时代的人们,如今依然记忆犹新 。
70年代末,黑龙滩、李家沟水库建成 。需要农业灌溉时,水会从半山腰的渠道流入双狮沟内 。周家堰,只有在天干的时候才能被人们想起 。
80年代,年久失修的周家堰在寂寥中毁于洪水,它曾经的丰功伟绩也随着洪水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如今的周家堰,只剩下一道长满荒草的残埂,没有一点当年的影子 。

文章插图
2、刺骨、吞狗之谜
- 猪小肚的营养价值
- 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可以一起吃吗 怎么吃、吃多少也是有讲究的!
- 什么水果能化痰止咳 梨、荸荠、杨桃来帮忙!
- 胸闷头晕恶心是怎么回事
- 净化血液的食物 这些食物要常吃
- 蜂蜜柠檬水用什么蜂蜜比较好 槐花蜜、枣花蜜、紫云英等
- 玄武上乘风水宝地是什么
- 如何养肝 养肝全攻略
- 果酒有多少度?果酒的保存方法?
- 如何醒葡萄酒?中国葡萄酒都有哪些品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