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清明节开什么花

马上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是春天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家乡的人们会在这一天插柳枝,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避祸祈福 。
清明节是中国鬼节之一,在传统说法中,柳树有驱邪祟、祈平安的作用,所以每年清明节时都会插柳枝应节;清明节柳枝刚刚发芽,正是生命力最强的时候,只要插在泥土之中,成活的概率极大,所以有“无心插柳柳成荫”、“年年插柳、处处成荫”的说法,从这个角度看,清明节插柳枝还很环保 。
清明节开什么花
清明节开的花有:杏花、映山红、桃花、油菜花、山茶花、梨花、迎春花等 。
清明节扫墓的时候有带花束去墓前的习俗,一般都是带白黄菊花去,如果在花束中搭配一些时令花卉会更美观,也有将新鲜的事物带到故人面前的意思在里面 。
清明节怎么过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出行选择 。
游玩
清明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法定节假日,清明节时全国上下都会放假,出门游玩要提前做好安排 。
祭祖扫墓
清明节准备扫墓则要准备祭祀品、带上家眷、穿着朴素的去到墓前进行祭祀 。
清明节禁忌的事情
1、严禁大声喧哗
清明节是一个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为了体现对故人的尊重,在墓地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举止轻佻 。
2、特殊人群不要去墓地
墓地一般比较偏远,特殊时期的人不宜去上坟,例如:70岁的老人、怀孕女性、生病的人、小孩等,以免发生意外,而且去墓地比较伤怀,对这些人群的心理健康也不好 。
3、用火安全
在传统习俗中,清明节去墓地都会燃放鞭炮和纸钱,人走后纸还没有燃尽很容易出问题,因此,清明节扫墓能不用火尽量不用,实在要用就等东西烧完之后再走 。
清明节有什么风俗
1、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
到了现在,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
2、踏青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
4、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
5、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 。
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 。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
6、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